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蘑菇

蘑菇称为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隶属于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双孢蘑菇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成为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蘑菇周年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双孢蘑菇的工厂化栽培也已开始实现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蘑菇

别名:

大型真菌

界:

真菌界

门:

担子菌门

亚门:

伞菌亚门

纲:

担子菌纲

亚纲:

同担子菌亚纲

目:

伞菌目

亚目:

蘑菇亚目

科:

蘑菇科

亚科:

蘑菇亚科

族:

蘑菇族

属:

蘑菇属

种:

蘑菇

分布区域:

分布于全世界。…

营养器官:

菌丝体

繁殖器官:

子实体

生活方式:

腐生、寄生

是否含防腐剂:

适应人群:

全部人群

副作用:

食用同时可能摄…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氨基酸

生活史

双孢蘑菇的生活史分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子实体也就是菇体,又可以分为原基期、菇蕾期、成熟期 。

播种后白色的菌丝慢慢地在培养料中蔓延生长,直至密布整个培养料,此阶段称为菌丝体期 。

菌丝体在覆土层中形成菌丝层后再扭结成米粒大小的白色原基,称为原基期。一般在覆土后15天左右出现 。

原基继续长大,成为双孢蘑菇的形状,即为菇蕾期。一般原基形成后3天左右长成 。

从菇蕾形成到双孢蘑菇采收的时期为成长期,温度高时生长快,温度低时生长缓慢 。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蘑菇是一种室内种植的食用菌,从菌丝体逐渐生长成子实体,最终成为食用菌,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更好更快地生长。蘑菇属于腐生真菌中的一种,其体内并没有叶绿素的存在,因此不能直接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蘑菇生长过程中,主要是将培养料中的各类营养物质作为营养来源,从而实现生长发育。培养料一般由猪粪、牛粪以及磷肥、等各类物质组成 。

蘑菇的生长主要分为菌丝生长以及子实体生长两个阶段,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蘑菇对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菌丝生长阶段,最合适的温度范围为18~20℃,子实体阶段最合适的生长温度为12~16℃。在蘑菇的各阶段生长中,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若温度过高,菌丝的发育会加快,但非常细弱,这种菌丝易老化以及早衰,生长到子实体时会极易开伞。若是温度在4℃以下,菌丝和子实体都会停止生长 。

蘑菇子实体的含水量极高,约为90%,在蘑菇的实际栽培中,培养料的湿度应控制在55%~60%,若是环境过干,蘑菇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若过湿,则会影响到空气的流通,菌丝和子实体会逐渐死亡。因此,水分的控制也要非常精准,这是在实际栽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蘑菇栽培中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

蘑菇本身具备一定的好气性,在生长中需要有足够氧气来维持,蘑菇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吸收培养料中的氧气,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在蘑菇的实际栽培种,要注意定期地通风换气 。

蘑菇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在实际栽培种不需要接收光照,即便是处于绝对黑暗的环境中,子实体仍会保持原本的生长发育状态。若是光线过强,反而对子实体的生长和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

培养料的pH值需要要进行严格控制,通常保持在6.8~7.5的范围内比较合适 。

查看全部

种植技术

保证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首要的是选用优良菌株。如菌株36的特点是子实体大,出菇密度小,菌株20的特点是子实体小,出菇密度大 。

双孢蘑菇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培养料,能充分利用菇房内空间。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充分分解原料,病虫害少,产量高 。

将玉米芯(当年或上年无霉病)粉碎至花生粒大小,按100m2栽培面积配料:玉米芯2200kg,干牛粪2200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熟石膏粉50kg,干石灰粉100kg 。

1、预湿

建堆前3d,将玉米芯、干牛粪预湿。在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上将玉米芯铺在底层,盖一层干牛粪,堆置成高1m,长度不限的堆,每天浇pH8.5的石灰水,直到底部有水溢出,使料充分湿透 。

2、建堆

选择地势较高、近水源且靠近菇房、地面硬化的场地,建成堆宽2.0m,高1.5m,长度不限的发酵堆,料和牛粪尽可能混匀,料偏干加水,用草苫覆盖保温保湿(雨天用塑料膜覆盖),第2天开始测料温,正常情况下堆温在第3天应升到70℃ 。

3、翻堆

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后5~6d堆温开始下降时进行。先在外层料上喷水,然后上下内外交替翻料,同时把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全部撒入料内混合均匀。翻堆后重新建堆,宽为1.7m,高度不变。在建堆中心线上,按间隔0.5m打直径2~3cm的孔,以利透气散发氨气,堆顶覆膜以利升温。经过2d料堆温度上升到70~80℃时,揭开薄膜,增加料内通气性 。

第二次翻堆一般在第一次翻堆后4~5d进行,方法同上。翻堆时加入0.5kg三氯杀螨砜,1.5kg多菌灵,防治螨类及杂菌。料堆宽度变窄为1.5m,高度不变,覆盖塑料薄膜。翻堆2d后掀开料堆顶部部分塑料薄膜,同时卷起四周底部塑料薄膜,进行透气发酵 。

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3~4d进行,此次翻堆要求均匀喷洒2.5%敌敌畏0.5kg,40%甲醛溶液2kg,调节pH8,调整料含水量为65%~70%。此次建堆宽度为1~2m,高度为0.8~1m,以利透气,降低料堆温度,培养大量的放线菌 。

在培养料进房前3d,密闭菇房按100m2用40%甲醛和2.5%阿维菌素各2kg,或用硫磺点燃熏蒸,密闭24~48h,彻底杀灭病虫杂菌,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

趁热将前发酵结束的培养料运到床架上,密闭门窗,利用管道式蒸汽发生器将蒸汽通入棚内升温,当温度上升到63℃时压火控温,必要时可打开门窗降温,温度60℃维持12~24h。之后打开通风口,降温到50℃,维持5~7d,最后通风降温,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残留的氨气 。

料温降低到28℃以下时铺料播种。铺料时,应将培养料混匀抖松,料面平整,中间比边缘厚2~3cm,培养料的厚度为20cm左右 。

播种后1~5d,以保温保湿为主,在菌丝萌发正常的情况下不通风或少通风,促进菌种尽早萌发定植,封住料面。发菌6~10d,菌丝已基本封面,随着菌丝吃料的深入,逐渐加大通风量。发菌11~18d,当菌丝长至料层1/2时,要及时打孔通气,同时加大通风量,增加料内氧气含量。当菌丝长至料层2/3以上时,准备覆土 。

选距表层15~30cm以下菜园土,土粒直径以1~1.5cm为宜。使用前,在阳光下晒1d,然后用0.5%的敌敌畏或4%~5%甲醛溶液喷洒,每1000kg干土喷药液5~6kg。喷药后将土粒堆成堆,加盖薄膜15~20h,以消灭土粒中的害虫。之后,用1%的石灰水调土粒含水量达16%~18% 。

覆土前,如果床面有杂菌应喷洒300~500倍杀菌剂;若床面太干燥可喷洒0.5%的石灰水,然后通风晾干;若料面湿度太高可提前通风。覆土土层厚度在3.5~4.5cm,期间要将料温控制在28℃以下,必要时夜间通风或料床打孔,以及在棚内墙壁、门窗处经常喷水控制温度。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65%~70% 。

1、结菇水

当菌丝长至距表层1cm时,要及时按3~4kg/m2用水量喷结菇水,使覆土的含水量恢复到16%~18%。一般气温较低时早晚喷水,轻喷、勤喷,2~3d喷完,棚温最好控制在10~20℃,同时通风1~2h 。

2、出菇水

大部分菇蕾长至黄豆粒大小时,要在1~2d按1.5~2kg/m2用水量再喷一次水,喷水方法与喷结菇水相同 。

3、维持水

为了维持空气相对湿度和覆土层的水分,满足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一般按500g/m2用水量每天喷1~2次。维持水要根据“菇多多喷,菇少少喷,菇蕾生长前期多喷,生长后期少喷”的原则,结合气候条件和菌丝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

4、转潮水

在每潮菇采收基本结束后,立即清除死菇及老菇根,及时填平采菇后留下菇穴,减少或停止喷水2~3d。待土层内的绒毛菌丝生长后,按1kg/m2用水量在1~2d内喷完,促使菌丝再扭结形成菇蕾 。

查看全部

病虫害防治

双孢蘑菇培养料营养丰富,适合多种生物生存。因此从培养料制作期、菌丝体生长期和菇体生长期都有病虫害出现。在蘑菇菌丝生长的培养料中常有鬼伞、绿霉和褐色石膏霉等竞争性杂菌出现;在菌丝生长期和出菇期常见病害有疣孢霉病、胡桃肉状菌病、细菌性褐斑病、线虫病害等;虫害有菇蚊、跳虫、螨虫等 。

鬼伞为高温期发酵料中常见杂菌,培养发酵不当时,在发菌期至出菇期都会发生 。

防治技术:一是原料来源必须新鲜,稻麦草在贮存期不可受潮,宜存放于干燥场所。二是培养料发酵要完全,发酵期遭雨水淋湿,料温下降容易引发鬼伞 。

绿霉是整个蘑菇栽培中最常见的一种杂菌,发病初期培养料表面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生长快速,产生孢子后逐渐变绿色,后期呈黑绿色,在菇房传播蔓延造成大面积感染。被绿霉侵染的培养料,蘑菇菌丝生长受抑制或停止生长 。

防治方法:一是材料来源要新鲜干燥,建堆时对牛粪和饼肥等含氮量高的辅料要粉碎后均匀撒在料中,防止结团产生绿霉。二是营养配比合理,培养料中以草料为主,控制辅料的过多使用。三是调节好堆料的温湿度,增加透气量,促进高温放线菌生长。四是菌丝生长期控制菇房温度,防止高温烧菌引发绿霉生长 。

在播种后的发菌期,在高温影响下菇床表面易发生褐色石膏霉危害。发病初期覆土面上出现浓密的白色菌丝,后渐生成褐色粉末,形成菌核。该菌可抑制菌丝生长,推迟出菇时间,发生严重时产量受到影响 。

防治方法:一是制作优质的培养料,高温期播种要减少料中氮源投入量。二是褐色石膏霉发生后应及时挖除,并在四周撒上石灰进行局部干燥 。

疣孢霉是危害蘑菇子实体严重的病害,在老场区每个栽培期都易发病,严重的造成减产或绝收。蘑菇菌丝在土中形成菌索时期被侵染,菇床表面形成一堆堆白色绒状物,即疣孢霉菌丝。在蘑菇原基分化期被疣孢霉侵染时,形成马勃状的组织块,初期呈白色,后变黄褐色,表面渗出水珠并腐烂。菇体分化结束后被侵染时,表现为畸形,菇柄膨大,菇盖变小,菇体部分表面附有白色绒毛状菌丝,后变褐色,分泌褐色液滴。菇体生长中后期被侵染,不表现畸形,仅子实体表面出现白色绒状菌丝,后期变为褐色病斑 。

防治方法:一是菇房消毒。清除废料,菇房用甲醛、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熏蒸等消毒,栽培层架宜用铁架和塑料网布等无机材料。二是土壤处理。选择表土层30厘米以下的土块,土壤撒上石灰并及时翻晒干。覆土前5天,覆土材料用咪鲜胺喷雾,闷堆5天后使用。三是出菇期防治。在出菇前期和菇蕾发生期,若有小堆白色绒状物出现,或有褐色水珠渗出,则说明疣孢霉菌出现。用药防治时停止浇水1天,在病害处撒上食盐,再用杀菌剂霉得克或咪鲜胺500~1000倍液,按照1~2kg/m2喷雾,喷后停止浇水一天。四是保持菇房通风,适当降低温湿度,减少温差刺激,降低疣孢霉病害程度 。

侵害蘑菇的菇蚊有多种,以幼虫直接取食蘑菇菌丝和菇体,造成退菌或死菇 。

防治方法:一是实时监控,物理诱杀,从蘑菇播种后就开始对菇蚊发生和发展动态开始监控,在菇房门口、窗口上挂上黄色的粘虫板,观察菇蚊成虫出现的时间和数量,掌握最佳的防治时机。二是重视培养料的前处理,减少发菌期菌蚊繁殖量。做好蘑菇培养料的二次发酵处理,利用发酵期的高温杀灭虫卵,做到无虫发菌。三是药剂控制,对症用药。在出菇期仔细观察料中虫害发生动态,当料面有少量菇蚊成虫活动时,结合出菇情况及时用药。将外来虫源或菇房内始发虫源消灭,能消除整个季节的菇蚊虫害。在喷药前将能采摘的菇体全部采收,并停止浇水一天 。

主要价值

每100克鲜蘑菇中含优质蛋白质2.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4克、膳食纤维0.6克、钙8毫克、磷66毫克、铁1.3克、维生素B 0.16毫克、烟酸3.3毫克、维生素C 4毫克。此外,还含有非特异植物凝集素、酷氨酸酶等物质,因而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是各种菜肴的理想配料 。

蘑菇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赖氨酸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能增高、增重,并能增强抗病力、增加血色素、提高智力 。

蘑菇中还含有干扰素诱导剂,能诱发干扰素的产生,因而对水泡性口炎病毒、脑炎病毒等有较好的疗效。鲜蘑菇浸膏片可治疗迁延性或慢性肝炎,所以肝脏病人宜食用蘑菇。蘑菇还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蘑菇中的解朊酶、酷氨酸酶具有降血压的功能,因而蘑菇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

查看全部

菜品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并称为“怀四药”。铁棍山药是众多山药品种之一,是怀山药中的精品。…
  • 蘑菇是蘑菇科、蘑菇属称真菌,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隶属于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
  • 白斩鸡又叫白切鸡 ,是一道中华民族特色菜肴,起源于广东,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以粤菜的白斩鸡最知…
  • 酸梅汤是传统的消暑饮料,制作原料主要有乌梅、山楂、陈皮、桂花、甘草、冰糖等材料。
  • 毛血旺是川菜的一道特色名菜,也是重庆江湖菜的鼻祖之一,已经列入国家标准委员会《渝菜烹饪标准体系》。…
  • 海带汤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海带、牛肉、蒜油、香油、胡椒粉、豆腐皮、豆油、盐等,营养价值很高,…
  • 牛板筋,是指牛背部两块连接全身运动肌肉的主大筋。板筋特有的纤维组织,令其口感异常美妙入口耐嚼而化渣,…
  •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