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颈噪鹛(学名:Garrulax ruficollis)是噪眉科、噪鹛属中型鸟类,体长22-25厘米。头顶至枕暗石板灰色,前额、头侧、颏、喉至上胸黑色,耳后至颈侧有一栗棕色块斑,在头后颈侧极为醒目。上体暗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沾灰。尾黑色,胸至上腹和两胁棕橄榄褐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栗棕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虹膜朱红色,嘴黑色,脚、趾黑褐色,爪角褐色。
栗颈噪鹛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灌丛和竹丛中,性喜成群,常成5-6只至10余只的小群活动。性活跃而大胆.行动迅速,频繁地在灌丛间跳上跳下或飞进飞出,有时也在开阔的地上活动和觅食,较为嘈杂。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浆果、果实、种子和草子。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阿萨姆、锡金)等东喜马拉雅山地区国家和缅甸东北部。
基本信息
雌雄羽色相似。头顶至枕石板灰色。前额、眼先、眼周、眉区、脸颊和耳羽等头侧黑色,耳覆羽后部的头侧至颈侧有一亮栗棕色的大型块斑,极为醒目。其余上体包括两翅表面橄榄褐色或暗灰橄榄褐色,两翅暗褐色或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灰色,尾黑色,基部缀有橄榄绿色或橄榄褐色,各尾微具不明显的暗色横斑。颏、喉至上胸黑色,下胸、上腹和两胁橄榄褐色、有时微带棕色,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深棕或栗棕色。
虹膜朱红色,嘴黑色,脚、趾黑褐色,爪角褐色。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雄性
53-65克
222-250毫米
19-24毫米
92-102毫米
103-119毫米
34-39毫米
雌性
51-57克
215-240毫米
18-23毫米
89-100毫米
103-110毫米
33-36毫米
栗颈噪鹛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灌丛和竹丛中,也出入于村寨和农田附近的灌丛、竹丛、芦苇丛、草坡和林缘地带,一般不进入森林,是一种林外灌丛鸟类。
行为:留鸟。性喜成群,常成5-6只至10余只的小群活动。性活跃而大胆.行动迅速,频繁地在灌丛间跳上跳下或飞进飞出,有时也在开阔的地上活动和觅食,较为嘈杂。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浆果、果实、种子和草子。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阿萨姆、锡金)等东喜马拉雅山地区国家和缅甸东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部盈江、潞西、耿马和西藏南部墨脱等地。 栗颈噪鹛分布图
繁殖期4-6月,3月30日猎获一只雄鸟,睾丸已膨大为9毫米x7毫米(彭燕章等,1987)。巢呈深杯状,主要由草茎、草叶、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须根和纤维。通常营巢于次生林或荒地灌丛中高的灌木或小树上。每窝产卵通常3-4枚,卵淡蓝色或白色,卵的大小为25.7毫米×20毫米。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头奇鹛是噪眉科、奇鹛属型鸟类,体长20-24厘米。前额、头顶一直到后颈黑色具有金属光泽。…
长嘴钩嘴鹛是画眉科、钩嘴鹛属中型鸟类,体长24-27厘米。嘴粗壮、长而尖且向下弯曲。…
火尾希鹛,是画眉科、希鹛属的鸟类。 火尾希鹛为小型鸟类,体长12-15cm。头黑色,具长而…
灰翅噪鹛中型鸟类,体长21~25厘米。额黑色,头顶黑或灰色,眼先、脸白色。上体橄榄褐至棕褐色,…
灰腹噪鹛是画眉科、噪鹛属鸟类。中型鸟类,体长21-25厘米。额黑色,头顶黑或灰色,眼先、脸白色。…
纯色噪鹛是鹟科、噪鹛属中型鸟类,体长22-24厘米。上下体羽大都呈橄榄褐色或棕褐色,各羽均具黑色羽缘,…
白领凤鹛是画眉科的一类动物。体长15-18厘米。头顶和羽冠土褐色,具白色眼圈,眼先黑色,枕白色,…
橙翅噪鹛:是噪鹛科、彩翼噪鹛属的中型鸟类,体长22-25厘米。头顶深葡萄灰色或沙褐色。上体灰橄榄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