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头花银背藤

头花银背藤,广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南至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头花银背藤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茄目

科:

旋花科

亚科:

旋花亚科

族:

番薯族

属:

银背藤属

亚属:

银背藤组

种:

头花银背藤

分布区域:

印度,缅甸,泰…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茎及分枝圆柱形,长10-15米,被褐色或黄色开展的长硬毛。叶卵形至圆形,稀长圆状披针形,长8-12(-15)厘米,宽6-10.7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心形,两面被黄色长硬毛,侧脉13-15对,开展;叶柄长3-5厘米(或更长),被开展的长硬毛。

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总花梗长6-12(-15)厘米,被开展长硬毛;苞片总苞状,椭圆形至狭披针形,锐尖,长15-25毫米,宽10毫米,外面被褐色或黄色长硬毛,次级总花梗长15毫米,具2-3花,花梗短;萼片披针形,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渐尖,外面密被长硬毛,外萼片长15-17毫米,宽5-6毫米,内萼片长10-12毫米;花冠漏斗形,长小5-5.5厘米,淡红色至紫红色,外面被长硬毛,内面基部着生花丝之间具长毛,冠檐近全缘或浅裂;雄蕊及花柱内藏;雄蕊着生于距花冠基部8毫米处,花丝长15毫米,基部扩大,具腺柔毛,花药长圆形,长3.5毫米;子房无毛,卵形,2室,每室2胚珠,花柱长30毫米,基部具关节,柱头头状,2裂。

果球形,直径8毫米,橙红色,无毛,种子4粒或更少,卵状三角形,高7毫米,种脐明显,肾形。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25-155(-2200)米的沟谷密林、疏林及灌丛中。


分布范围

广东及其沿海岛屿,广西、贵州及云南南部有分布,广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南至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


主要价值

叶药用,用于生肌止痛及伤口愈合(广西)。

银背藤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鸢萝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茑萝为喜光性植物,既可作林缘或空旷地片植也可以做吊盆,花廊。主要用于药用。
  • 篱栏网,是旋花科、鱼黄草属的植物。分布在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越南、印度、澳大利亚、马斯克林群岛、热带非洲、加罗林群岛、缅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云南、江西、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30米至76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灌丛和路旁草丛,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掌叶鱼黄草 Hallier f.)为旋花科鱼黄草属的植物。…
  • 王妃藤,Ipomoea horsfalliae ,旋花科番薯属植物。常绿蔓性藤本,茎深褐色,叶互生,…
  • 心萼薯 Pers.),为旋花科、番薯属的植物。…
  • 三列飞蛾藤 P.d.var.duclouxii 腺毛飞蛾藤 P.d.var.lasia 三列飞蛾藤是旋花科飞蛾藤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
  • 牵牛,学名 Pharbitis nilChoisy ,又名牵牛花、喇叭花,系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
  • 番薯 Lam.),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具有乳汁;其块根为白、红或黄色;茎生不定根;叶呈宽卵形或卵状心形,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前端渐尖,基部呈心形或近平截;花冠为粉红、白、淡紫或紫色,呈钟状或漏斗状,无毛;蒴果呈卵形或扁圆形;由于番薯是于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常不结实,所以有时只见开花不见结果。 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番薯原产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已广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在一些较北的地区如黑龙江省也已栽种成功,中国大多数地区都普遍栽培。番薯适应性强,喜温暖多光而不耐霜冻,抗旱耐碱,适种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是一种易于保收的作物。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南方,有“一造番薯半年粮”的说法, 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可作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