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菊苣

菊苣,中药名。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μm glandulosum Boiss.et Huet或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夏、秋二季采割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泥沙和杂质,晒干。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菊苣

别名:

卡斯尼、蓝菊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属:

菊苣属

种:

菊苣

分布区域:

北京、黑龙江、…

采收时间:

夏、秋二季采割

用量: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入药部位

植物全草入药。


性 味

味微苦、咸,性凉。


归 经

归脾、肝、膀、胱经。


功 效

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


主 治

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相关配伍

消化不良,胸腹胀闷:菊苣根6份,土木香3份,小茴香1份。共研细粉。每次3~5g,每日三次,饭前温开水送服。(《中国民族药志》菊苣木香散)


用法用量

9~18g。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切段。


生理特性

1、毛菊苣:茎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具纵棱,被柔毛或刚毛,断面黄白色,中空。叶多破碎,灰绿色,两面被柔毛;茎中部的完整叶片呈长圆形,基部无柄,半抱茎;向上叶渐小,圆耳状抱茎,边缘有刺状齿。头状花序5~13个成短总状排列。总苞钟状,直径5~6mm;苞片2层,外层稍短或近等长,被毛;舌状花蓝色。瘦果倒卵形,表面有棱及波状纹理,顶端截形,被鳞片状冠毛,长0.8~lmm,棕色或棕褐色,密布黑棕色斑。气微,味咸、微苦。

2、毛菊苣根:主根呈圆锥形,有侧根和多数须根,长10~500px,直径0.5~37.5px。表面棕黄色,具细腻不规则纵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外侧黄白色,中部类白色,有时空心。气微,味苦。

3、菊苣:茎表面近光滑。茎生叶少,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少数,簇生;苞片外短内长,无毛或先端被稀毛。瘦果鳞片状,冠毛短,长0.2~0.3mm。

4、菊苣根:顶端有时有2~3叉。表面灰棕色至褐色,粗糙,具深纵纹,外皮常脱落,脱落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有少数侧根和须根。嚼之有韧性。

查看全部

产 地

分布于北京(百花山)、黑龙江(饶河)、辽宁(大连)、山西(汾阳)、陕西(西安、眉县、周至)、新疆(阿勒泰、哈巴河、福海、塔城、托里、裕民、博乐、沙湾、玛纳斯、乌鲁木齐、米泉、伊宁、察布察尔)、江西(遂川)。广布于欧洲、亚洲、北非。


相关论述

《新疆中草药手册》:清肝利胆。治黄疸型肝炎。 菊苣三钱水煎服,并用适量煎水洗身。

[1-3]

菊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茵陈蒿是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的香气。主根明显木质,茎单生或少数,高可达120厘米,…
  • 石胡荽 A. Braun & Asch.)是菊科、石胡荽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 狼把草又名:鬼叉、鬼针、鬼刺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时可达90厘米;由基…
  • 阔苞菊菊科阔苞菊属植物,灌木,高达3米。下部叶倒卵形或宽倒卵形,稀椭圆形,长5-7厘米,…
  • 鹅不食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 A. Braun e tAschers.的全草。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
  • 蓝刺头是菊科蓝刺头属的多年生草本。茎灰白色,下部被绵毛或无毛,…
  • 败酱叶菊芹 DC.)菊科菊芹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50~10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多分枝,…
  • 款冬是菊科、款冬属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款冬的地下根状茎横生,是褐色的。基生叶呈卵形或三角状心形,…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