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嘴鹛(学名: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中型鸟类,体长21-22厘米。嘴特别细长而向下弯曲,头顶和头侧烟灰色具长而窄的白色眉纹,在暗色的头上极为醒目,其余上体棕褐色或褐色。颏、喉白色杂有灰色条纹,其余下体锈红色。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竹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见成小群或与钩嘴鹛混群活动和觅食,频繁地出入于林下灌木和竹丛间。以甲虫、蚂蚁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浆果、花蜜等。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和越南等国。
基本信息

剑嘴鹛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枕和头侧烟灰色或蓝灰色,眼先黑色,眉纹白色,细长而显著;其余上体辉棕褐色,尾暗褐色或黑色,尾羽外翈基部缀有棕色,两翅暗褐色,外翈橄榄褐色,内侧次级飞羽棕褐色。颏、喉白色,具灰色条纹,胸和腹锈红色,两胁、肛周和尾下覆羽棕褐色,覆腿羽铅色。
虹膜红褐色至灰黄色,嘴黑色,尖端较淡,脚暗灰色,角灰色或铅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25克;体长210-225毫米;嘴峰46.8-60毫米;翅72-77毫米;尾81-90毫米;跗蹠30-32毫米。(注:♂雄性;♀雌性)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竹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

迁徙:留鸟。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见成小群或与钩嘴鹛混群活动和觅食,频繁地出入于林下灌木和竹丛间,或在满生蕨类植物的下木间跳跃穿梭,也沿树干上下活动,不时发出单调的叫声,叫声多为三音一度或7-8个音节急速连叫。
食性:主要以甲虫、蚂蚁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浆果、花蜜等。

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阿萨姆、缅甸、越南、中国(云南西部腾冲、高黎贡山、怒江与龙川江间山脉、澜沦江与怒江间山脉)等国。
剑嘴鹛分布图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200-2400米的山地森林中,巢多置于林下地上。巢呈球形,主要由枯草筑成,每窝产卵3-5枚,卵的大小为23.8毫米×18.1毫米。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及年代
剑嘴鹛指名亚种
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superciliaris
Blyth, 1842
剑嘴鹛滇西亚种
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forresti
Rothschild, 1926
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rothschildi
Delacour & Jabouille, 1930
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intextus
Ripley, 1948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剑嘴鹛在中国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在国外也不多见,至今中国还未曾有标本保存,属珍稀濒危鸟类。
该物种分布范围较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褐胁雀鹛,是莺科、雀鹛属的鸟类。褐胁雀鹛是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头顶棕褐色,…




红翅薮鹛是噪眉科、薮鹛属中型鸟类,体长21-24厘米。头顶灰褐色,头侧和颈侧赤红色,上体橄榄褐色,…




金眼鹛雀是莺科、鹛雀属小型鸟类。体长16-20厘米。头顶和上体棕褐色,两翅表面肉桂红色,…




大噪鹛:中型鸟类,体长32-36厘米。额至头顶黑褐色,背栗褐色满杂以白色斑点,…




白冠噪鹛是画眉科噪鹛属的鸟类。是中型鸟类,体长28-32厘米。…




栗颈噪鹛是噪眉科、噪鹛属中型鸟类,体长22-25厘米。头顶至枕暗石板灰色,…




黑领噪鹛是雀形目画眉科噪鹛属鸟类,又名领笑鸫。…




红头噪鹛中型鸟类,体长22~28厘米。头顶棕红色,眼先、脸、颏、喉黑色,上体橄榄色或棕橄榄褐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