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黄缨菊

黄缨菊(学名: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是菊科黄缨菊属植物,多年生无茎草本。分布云南(西北部)、四川(北部与西部)、青海(青海湖周围、东部与南部)和甘肃(南部)。生于草甸、草原及干燥山坡,海拔2400-4000米。

多年生无茎草本。

根粗壮,直径可达2.5厘米,棕褐色。茎基极短,粗厚,被纤维状撕裂的褐色的叶柄残鞘。

叶莲座状,坚硬,革质,长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长20-30厘米, 宽5-8厘米,羽状深裂,叶柄长达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中脉在下面突起,粗厚;侧裂片8-11对或奇数,中部侧裂片半长椭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侧脉及细脉及中脉在两面明显并在边缘及顶端伸延成长或短针刺,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侧裂片渐小,与中部侧裂片同形,边缘及顶端具等针刺。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密厚的蛛丝状绒毛,叶柄上的绒毛稠密或变稀疏。

头状花序多数,达20个,密集成团球状,花序梗粗壮,长5-6厘米,有1-2个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的苞叶。总苞宽钟状,宽达6厘米。总苞片8-9层,最外层披针形,长2-2.5厘米,坚硬,革质,顶端渐尖成芒刺;中内层披针形或长披针形,坚硬,革质,长3-3.5厘米;最内层线形或宽线形,硬膜质。

全部苞片外面有微糙毛,最内层苞片糙毛较稠密。小花黄色,花冠长3.5厘米,檐部不明显,顶端5浅裂,裂片线形。瘦果偏斜倒长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压扁,有不明显的脉纹,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顶端果缘平展,边缘全缘。冠毛多层,淡黄色或棕黄色,等长,冠毛刚毛糙毛状,向顶端渐细,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

花果期7-9月。

分布云南(西北部)、四川(北部与西部)、青海(青海湖周围、东部和南部)和甘肃(东南部)。

生于草甸、草原及干燥山坡,海拔2400-4000米。模式标本采自甘肃。

【藏药】江才尔:种子和根用于催吐《青藏药鉴》。江采尔那保永哇:全草治不消化症,培根病,疮疖,痈疽《中国藏药》。

【蒙药】主治吐血,崩漏,食物中毒《蒙植药志》。绎策那保当美:根、全草、种子托引“培根”,止血,催吐,愈疮;根治“培根”病,水肿,疮疖痈肿;全草用于凉血,止血;种子用于催吐《藏本草》。

菊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裸柱菊 R. Br.)是菊科,裸柱菊属一年生矮小草本植物。茎极短,平卧。叶片互生,有柄,裂片线形,…
  • 紫菀,别名:青苑、紫倩、小辫等;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
  • 猪毛蒿是菊科蒿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枝幼被灰白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基生叶与营养枝叶两面被灰白色绢质柔毛,近圆形或长卵形;头状花序近球形,稀卵圆形;瘦果倒卵圆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猪毛蒿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台湾、湖北、广西、云南等地,日本、朝鲜、蒙古、苏联、欧洲等国家亦有分布。生于山坡、林缘、草原、黄土高原或荒漠边缘,耐干旱和瘠薄。猪毛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繁殖方法一般为种子繁殖。猪毛蒿基生叶、幼苗及幼叶等均可入药。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温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采嫩茎叶或嫩苗洗净,经焯水,换清水漂洗后可炒食或凉拌。还可用于提取芳香油和饲用。
  • 金盏花,别名金盏菊、盏盏菊等,为菊科金盏花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基生叶长圆状倒卵形或匙形,…
  • 蛇鞭菊 Willd.)是菊科蛇鞭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块茎,基部膨大呈扁球形,地上茎直立,…
  • 钻叶紫菀 G. L. Nesom),菊科联毛紫菀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钻叶紫菀茎无毛;基生叶倒披针形,…
  • 六棱菊 Sch.Bip.ex Oliv.)是菊科六棱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密被淡黄色腺状柔毛,…
  • 白子菜 DC.)是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木质,带有紫色,表面有白色较短柔毛,…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