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翅蓟(学名:Onopordum acanthium),为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大翅蓟属的植物。二年生草本,通常分枝。主根直伸,直径达2厘米。
分布在伊朗、俄罗斯、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自治区、陕西省等地,生长于海拔540米至1,05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荒地、山坡及水沟边。
基本信息
二年生草本,通常分枝。主根直伸,直径达2厘米。茎粗壮,高达2米,无毛或被蛛丝毛。
基生叶及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宽卵形,长10-30厘米,宽4-15厘米,基部渐狭成短柄,中部叶及上部茎叶渐小,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无柄。全部叶边缘有稀疏的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刺齿,齿顶有黄褐色针刺,或羽状浅裂,两面无毛或两面被薄蛛丝毛或两面灰白色,被厚棉毛。茎翅2-5厘米,羽状半裂或三角形刺齿,裂片宽三角形,裂顶及齿顶有黄褐色针刺,针刺长达5毫米。
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不明显或不规则的伞房花序,少有植株含有1个头状花序而单生茎顶的。总苞卵形或球形,直径达5厘米,幼时被蛛丝毛,后变无毛。总苞片多层,外层与中层质地坚硬,革质,卵状钻形或披针状钻形,长1.7-1.8厘米,上部钻状针刺状长渐尖,向外反折或水平伸出;内层披针状钻形或线钻形,长2.5-3厘米,上部钻状长渐尖。全部苞片边缘短缘毛,外面有腺点。小花紫红色或粉红色,花冠2.4厘米,檐部长1.2厘米,5裂至中部,裂片狭线形,细管部长1.2厘米。
瘦果倒卵形、长椭圆或倒卵形,3棱状,长6毫米,灰色或灰黑色,有多数横皱褶,有黑色或棕色色斑,顶端果缘不明显。冠毛土红色,多层,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睫毛状,不等长,内层长,长达1.2厘米。花果期6-9月。
生长于山坡、荒地或水沟边。
菊苣,别名蓝花菊苣、咖啡萝卜、咖啡草等,为菊科菊苣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单生,…
丝毛飞廉为菊科飞廉属的植物。别名:飞廉、飞轻、飞廉蒿、飞雉、老牛错、天荠、飞帘、枫头棵、刺打草、鲜…
馥芳艾纳香,为桔梗目菊科艾纳香属下的一个种,粗壮草本或亚灌木状,生于低山林缘、荒坡或山谷路旁。
山尖子 H. Koyama)是菊科、蟹甲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平卧,茎坚硬,直立,…
又名:太清鱼尾冠。道门三冠之一。 唯有历代道教中太清派的掌教之主才可以戴此冠。
白莲蒿是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植物。茎、枝初被微柔毛;叶下面初密被灰白色平贴柔毛;茎下部与中部叶长卵形、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园状卵形;头状花序近球形,下垂; 瘦果窄圆状卵圆形或窄圆锥形;花果期8-10月。白莲蒿别名白蒿、万年珍珠蒿。白莲蒿产于中国山东境内各山地丘陵,现分布中国各地。白莲蒿喜阳、耐干旱,喜凉爽湿润气候,多生长在山地、荒坡及灌木林中。白莲蒿主要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白莲蒿在药用价值方面,全草均可入药,味苦、辛,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胁痛.肠痈,小儿惊风,阴虚潮热,外伤出血。白莲蒿在经济价值方面,也可作牲畜饲料,羊、骆驼喜食,其次是马,牛多不采食。人们在春夏季采幼嫩的茎叶,洗净,用沸水焯后,可凉拌、炒食或做汤。
黄花苦丁是蒲公英的别名,为草本植物,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蒿子秆是菊科、茼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高可达70厘米。茎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