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唇柱苣苔

唇柱苣苔(学名:Chirita sinensis)为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广东西部和西北部、香港。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唇柱苣苔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管状花目

科:

苦苣苔科

属:

唇柱苣苔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粗根状茎。

叶均基生;叶片草质或纸质,椭圆伏卵形或近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5-4.8厘米,顶端钝、圆形或急尖,基部稍斜,宽楔形、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波状或有浅钝齿,两面被伏柔毛,下面沿脉毛较密,侧脉约4对;叶柄扁,长4-8厘米,宽3-5毫米,与花序梗均被柔毛。

花序1-2条,每花序有1-3花;花序梗长约14厘米;苞片对生,卵形或狭卵形,长1-3厘米,宽0.4-1.6厘米,顶端钝,全缘,外面被长柔毛,内面近无毛;花梗长1-1.5厘米,被密柔毛及腺毛。花萼长4-5毫米,5裂达基部;裂片狭卵形,稀圆卵形,宽1.5-2(-3)毫米,顶端钝或圆形,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花冠白色或带淡紫色,下唇内有2黄色纵条,上唇带暗紫色,长3.5-4厘米,外面有疏柔毛,内面只在上唇紫色斑处被短毛;筒长1.8-2.5厘米,口部粗1.1-1.3厘米。

雄蕊的花丝与退化雄蕊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0毫米处,长约14毫米,下部宽1.2-2毫米,上部宽0.8毫米,在中部之下膝状弯曲,被短柔毛,花药长约3毫米,无毛;退化雄蕊长约6毫米,被短柔毛。花盘环状,高约1毫米,全缘。雌蕊长 2.2-2.5厘米,子房和花柱密被短柔毛,柱头长1.2-2毫米,2浅裂。

蒴果长约4厘米,被柔毛。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产广东西部和西北部、香港。模式标本可能采自香港。


主要价值

医药利用【瑶药】蚂蟥七,下山虎:全草治小儿口腔炎《桂药编》。

唇柱苣苔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多花芍药是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可达70厘米,无毛。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
  • 《龙珠》是东映动画制作的“龙珠系列”第一部动画TV,改编于著名漫画家鸟山明的同名作品。…
  • 象草是禾本科、黍族多年生丛生大型草本植物,常具地下茎。秆直立,高可达4米,叶鞘光滑或具疣毛;叶舌短小,…
  • 耳草,为裟椤双树所创作的小说作品《山·十二记》之中五蕴山的植物。
  • 秋茄树是红树科秋茄树属的灌木或小乔木。株高达2-3米;树皮平滑呈红褐色,…
  • 银柴 Müll. Arg.)是叶下珠科银柴属植物。乔木,高可达9米,在次森林中常呈灌木状,…
  • 黄冠马利筋,亚灌木,高60~100厘米,无毛,全株有白色乳汁。叶对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短…
  • 蔓九节是茜草科九节属的攀援或匍匐藤本植物。常以气根攀附树干或岩石;幼枝无毛或有粃糠状柔毛;幼树叶卵形或倒卵形,托叶膜质;圆锥状或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倒圆锥形,花冠白色,冠筒与裂片近等长,裂片长圆形;浆果状核果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全年。因叶片紧贴着树干往上生长,宛如一条青龙上树,故又名“上树龙”。蔓九节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地,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70-1360米的平地、丘陵、山地、山谷水旁的灌丛或林中。喜温暖湿润,不耐寒,耐荫,适宜选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蔓九节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繁殖方法一般为扦插、压条、播种繁殖。据《福建药物志》中记载蔓九节“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头风痛,手足麻木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