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凤丫蕨

凤丫蕨形态优美,颜色嫩绿,是夏秋季节优良的观赏蕨类。适宜于盆栽室内或作瓶插陪衬观赏,也适宜于庭园中栽培。根状茎与全草入药,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消肿凉血、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止咳、强筋骨的功效。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凤丫蕨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亚门:

真蕨亚门

纲:

薄囊蕨纲

目:

水龙骨目

科:

裸子蕨科

属:

凤丫蕨属

种:

凤丫蕨

分布区域:

江苏 浙江 福…

形态特征

又名风丫草。多年生草本,植株高60-120厘米。叶柄长30-50厘米,粗3-5毫米,禾秆色或栗褐色,基部以上光滑;叶片和叶柄等长或稍长,宽20-30厘米,长圆三角形,二回羽状;羽片通常,对(少则3对),基部一对最大,长20-35厘米,宽10-15厘米,卵圆三角形,柄长1-2厘米,羽状(偶有二叉);侧生小羽片1-3对,长10-15厘米,宽1.5-2.5厘米,披针形,有柄或向上的无柄,顶生小羽片远较侧生的为大,长20-28厘米,宽2.5-4厘米,阔披针形,长渐尖头,通常向基部略变狭,基部为不对称的楔形或叉裂;第二对羽片三出、二叉或从这对起向上均为单一,但略渐变小,和其下羽片的顶生小羽片同形;顶羽片较其下的为大,有长柄;羽片和小羽片边缘有向前伸的疏矮齿。叶脉网状,在羽轴两侧形成2-3行狭长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小脉顶端有纺锤形水囊,不到锯齿基部。叶干后纸质,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孢子囊群沿叶脉分布,几达叶边。


生长环境

生湿润林下和山谷阴湿处,海拔100-1300米。


分布范围

产江苏南部(宜兴、溧阳)、浙江(寿昌、天台、淳安、杭州、天目山)、福建(南平、龙潭、建欧、崇安、连城、宁化、蒲城)、台湾(台北、台中、南投、嘉义)、江西(上 普通凤丫蕨 饶、铝山、德兴、资溪、黎川、宁都、瑞金、广昌、遂川、井岗山、安福、武功山、萍乡、铜鼓、修水、庐山)、安徽(黄山、休宁、祁门、蓝田)、湖北(鹤峰)、湖南(衡山)、广西(兴安、龙胜)、四川(南川)、贵州(贵阳、都匀、遵义、江口、平坝)、广东(平远、和平、乳源、连南、连县)。朝鲜南及日本也有。

约有50种,分布贵州、广东、福建、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陕西、台湾等地,中国现知39种。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药名】散血莲

【别名】活血莲、眉风草、大叶凤凰尾巴草、凤丫蕨、凤丫草、眉凤草、羊角草、铁蕨、凤尾草

【拉丁文名】Rhizoma Seu Herba Coniogrammes Japonicae

【英文名】Japanese Coniogramm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iogramme japonica(Thunb.) Diels[Hemionitis japonica Thunb.]

【药材基源】为裸子蕨科植物凤丫蕨的根茎或全草。

【科属分类】裸子蕨科

【性味】微辛;寒;微苦;凉

【归经】肝经

【功效】祛风除湿;散血止痛;清热解毒

【功效分类】祛风药;清热解毒药

【主治】风湿关节痛;瘀血腹痛;闭经;跌打损伤;目赤肿痛;乳痈;各种肿毒初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5-30g;或泡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选方】

①治目赤肿痛: 凤丫蕨根一两(鲜用,去鳞毛),水煎,加白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②治各种肿毒初起: 凤丫蕨全草水煎,冲甜酒服。③治乳痈: 凤丫蕨全草,加通草,水煎,冲酒服。(①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④治眉毛风(眉棱骨痛): 眉风草根茎磨酒或水,外搽,一日多次。⑤治咳血: 眉风草根茎一两,煨水服。⑥治风湿关节痛: 眉风草根茎、凤尾草根各一两,泡酒服。(④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考证】出自《湖南药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

含蕨素(pterosin)D,表蕨素(epipterosin)L和蕨素X、Y。

根茎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β-谷甾醇酯(β-sitosterylpalmitate),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环鸦片甾烯醇(cyclolaudenol)。

叶含辛苯酮(octabenzone)。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查看全部

性状鉴别

根茎疏生鳞片。叶草质,无毛;叶柄黄棕色,基部有少数披针形鳞片;叶片矩圆三角形,长50-70cm,宽22-30cm,下部二回羽状,向上一回羽状;小羽片或中部以上的羽片狭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脉网状,在主脉两侧各形成2-3行网眼,网眼外的小部分分离,先端有纺缍形水囊,伸到锯齿基部。孢子囊群沿叶脉分布,无盖。气微,味苦。

水龙骨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