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蓝倒吊鱼

黄尾副刺尾鱼(学名:Paracanthurus hepatus)体侧扁,口小。鱼体呈鲜艳的宝蓝色,并有明显调色盘状黑带;背鳍与臀鳍皆为宝蓝镶黑色宽边;尾柄与尾鳍皆为鲜黄色,尾鳍上下叶具黑边,此黑边和鱼体黑色区域相连,使后方隔离形成三角形的黄色区域,尾柄棘亦在此区内。尾柄两侧各具一根硬棘,尾棘鞘不明显。头部上半部散布小黑点,有时不太明显。鱼体越大体色越淡。

该鱼主要分布于印太海域南中国海、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及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等多地,且产量很大,为分布地区的习见鱼类。多活动于珊瑚礁区,觅食有机物碎屑等,会藏到礁石中躲避敌害。为一著名观赏鱼类。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黄尾副刺尾鱼

别名:

蓝唐王鱼、蓝刀…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辐鳍鱼纲

亚纲:

新鳍亚纲

目:

鲈形目

亚目:

刺尾鱼亚目

科:

刺尾鱼科

属:

副刺尾鱼属

种:

黄尾副刺尾鱼

亚种:

无亚种

命名人及年代:

,年

黄尾副刺尾鱼形态特征

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口小,端位,上下颌齿较大,齿固定不可动。

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腹鳍仅3软条;尾鳍近截形。尾棘在尾柄前部,其后端固定于皮下。体蓝色,体上半部从胸鳍中央至尾柄全为黑色,但胸鳍后方具有一长椭圆形蓝斑;眼后另具一黑带沿背鳍基部纵走而与体之黑斑相连;背、臀及腹鳍蓝色而具黑缘;胸鳍前部蓝色,后部黄色;尾鳍黄色,上下叶缘黑色。前外侧腺槽长有毒腺。

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19~20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8~19枚。

查看全部

黄尾副刺尾鱼栖息环境

活动水深2~40米,通常10~40米。

栖息于清澈、面海且有潮流经过的礁坪海域,成鱼通常会聚集于离海底1~2米高的水层,稚鱼或幼鱼则聚集在鹿角珊瑚岬附近,一旦受到惊吓立即躲入珊瑚的枝芽间。 [2-3]


黄尾副刺尾鱼生活习性

大洋底栖鱼类。杂食性,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有时也食用藻类。 偶尔独行,多数情况下结对或小群游动。在礁石附近,它们组群形成保护层,群中每位成员都有一柄尖利有毒的尾棘,用来应对潜在的猎食者,很少有猎食者会进入鱼群的中心捕食。该鱼也和其它刺尾鱼科的鱼类聚集,包括栉齿刺尾鱼、鼻鱼、多板盾尾鱼、高鳍刺尾鱼。

雄鱼相遇时可能爆发冲突,相互缠绕并炫耀尾棘,当冲突不断升级时,其体表的蓝色会发生改变,并试图用毒刺伤害对方,彼此贴近直到尾鳍能教训对手。

尾棘影响副刺尾鱼在同区域海洋鱼类中的社会地位,它们通过炫耀尾棘的方式实现超越前鱼的主导地位,最具主导力的个体通常拥有最大的繁殖区域。

当恐惧来袭时,一些副刺尾鱼,特别是其中的幼鱼,会躲在活石后或珊瑚的枝杈间,而受惊吓的副刺尾鱼则将尾棘伸向珊瑚丛并用珊瑚岬稳定姿态,这样做可以防止入侵者把它们拖出藏身之处。一旦被掠食者发现,它们会倒在一边“装死”,一动不动,如此常被掠食者误以为死亡而弃之不顾。在水族养殖中,此类“假死”如同真死一样让养鱼新手们忧心不已,而在水族箱呆够几天适应新环境后,它们常能获得水族鱼群中的主导地位。

查看全部

黄尾副刺尾鱼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非洲东岸,东至莱恩群岛, 地理分布 北抵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亚(包含密克罗尼西亚)。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海域):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汶莱、圣诞岛、可可岛、科摩罗、库克群岛、斐济、关岛、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密克罗尼西亚、缅甸、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留尼汪、萨摩亚、塞舌尔、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中国台湾、坦桑尼亚、泰国、东帝汶、托克劳、汤加、图瓦卢、夏威夷群岛、瓦努阿图、越南、沃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查看全部

黄尾副刺尾鱼繁育方式

一般低温月份繁殖,每年的繁殖时间和位置都会不断变换。在太平洋,12月至次年6月是繁殖高峰期。在水温季节性变化不大的地方,全年皆可繁育。在温度适宜的几个月里,雌鱼每月产卵一次,每次有多达4万枚鱼卵被排入水中。受精卵经25~28小时的孵化后,柳叶状稚鱼出生并迅速发育,而后大量离岸觅食。该鱼的性成熟期不是靠年龄而是按大小进行判断,雄鱼一般身长11厘米时进入成熟期,而雌鱼则需长到大约13厘米。作为释放型产卵的鱼类,双亲对幼鱼不提供亲代抚育。


黄尾副刺尾鱼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0年评估。


黄尾副刺尾鱼人工饲养

饲养黄尾副刺尾鱼最好挑选小个体的,市场上从125px到625px(1px等于0.4毫米)的个体都可以见到,但是你会发现它们的售价是一样的,甚至小的要比大的更贵。因为大鱼不但颜色比幼体暗淡了一些,而且非常不容易接受人工环境。尤其是375px以上的个体,它们在运输中,有一半可能都死在了半路上,这很可惜。达到目的地的鱼也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有些会平躺在水族箱的底部一动不动,甚至连腮都不动。这是该鱼特有的假死现象,一般2小时到4小时可以恢复在水中游泳。即便开始活动了,成年的黄尾副刺尾鱼仍然非常胆怯。一有风春草动就扎到一个角落里一动不动了或再次平躺下。

黄尾副刺尾鱼一旦适应环境,就很容易饲养。可以接受多种人工饲料,白菜和紫菜也非常喜欢吃。但饲料要保证营养均衡,最好用含天然海藻成分的饲料喂养,否则易退色或患头部穿孔病。尤其是头部穿孔,几乎每条500px以上的都会患有。有的很轻,只是鼻孔变大,面部轻微退色。有的十分严重,整个头部的兰色皮肤都脱落了,露出白色的骨骼和肉色的伤口。而这种病即便治好了,鱼也无法恢复本来的面貌。

有效控制疾病的办法是经常换水,至少每周坚持换水10%。保证水中氨的含量为0,而且水必须清澈透明。给其足够的生活空间也很重要,至少要3750px的水族箱才能饲养下能生长到500px以上的黄尾副刺尾鱼。不要只饲养一条,否则它很容易因孤僻而绝食,或患消化系统疾病而死亡。此外,黄尾副刺尾鱼在被捕捞的时候会竖立起所有的鳍,因此在捞起后经常挂在网上难以摘下。最好的捕捞方法是用水瓢、小盆或无结网。

查看全部

黄尾副刺尾鱼衍生文化

一种被认为最蓝的蓝色鱼。该种鱼在中国台湾海峡地区有大群的分布,包括西沙、南沙、菲律宾海、印尼都有大量出产。以前这种鱼身价平平,随着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全球公映,2005年后该鱼受到欧美爱好者和爱好者的孩子们极力地追捧,东南亚供应商们忙于出口,价格一路攀生,国产的蓝吊身价也随着水涨船高。不过,这种鱼的确很漂亮,多花一些钱在上面还是值得的。

(注:黄尾副刺尾鱼图片来源。 )

鲈形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东星斑,是鲈形目鮨科鳃棘鲈属暖水性海洋珊瑚礁鱼类。体形比一般斑鱼瘦长,…
  • 梭鲈是鲈科、梭鲈属鱼类。体形长,稍侧扁;头小,吻尖;眼较大,侧上位,眼间隔宽坦;口前位,…
  •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
  • 云斑尖塘鳢,是鲈形目塘鳢科尖塘鳢属的淡水鱼类动物。云斑尖塘鳢的体前段呈圆柱状;头较宽略扁平;吻短而钝,…
  • 射水鱼属:是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射水鱼科七种鱼的统称,以其能从口中射出水滴,…
  • 玻璃拉拉,Parambassis ranga,双边鱼科副双边鱼属的一个物种。玻璃拉拉体短而侧扁,…
  • 七星鲈是一个物种, 学名: Lateolabraxjaponicus。…
  • 红笛鲷是笛鲷科、笛鲷属鱼类。体被大栉鳞。背鳍Ⅻ-14,臀鳍Ⅲ-9,胸鳍17,腹鳍I-5,…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