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黑三棱

黑三棱(学名:Sparganium stoloniferum (Graebn.) Buch.-Ham. ex Juz.)是黑三棱科、黑三棱属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块茎膨大,比茎粗2-3倍,或更粗;根状茎粗壮。茎直立,粗壮,高0.7-1.2米,或更高,挺水。叶片具中脉,上部扁平,下部背面呈龙骨状凸起,或呈三棱形。圆锥花序开展,长20-60厘米,具3-7个侧枝,每个侧枝上着生7-11个雄性头状花序和1-2个雌性头状花序,果实长6-9毫米,倒圆锥形,上部通常膨大呈冠状,具棱,褐色。花果期5-10月。

黑三棱分布于阿富汗、朝鲜、日本、中亚地区、西伯利亚及远东其他地区、中国、美国和加拿大。黑三棱通常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湖泊、河沟、沼泽、水塘边浅水处,仅在中国西藏见于3600米高山水域中。

黑三棱的块茎是中国常用的中药,即“三棱”,具破瘀、行气、消积、止痛、通经、下乳等功效,是重要经济植物;亦用于花卉观赏。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黑三棱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露兜树目

科:

黑三棱科

属:

黑三棱属

组:

无柄组

种:

黑三棱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块茎膨大,比茎粗2-3倍,或更粗;根状茎粗壮。茎直立,粗壮,高0.7-1.2米,或更高,挺水。叶片长(20-)40-90厘米,宽0.7-16厘米,具中脉,上部扁平,下部背面呈龙骨状凸起,或呈三棱形,基部鞘状。

圆锥花序开展,长20-60厘米,具3-7个侧枝,每个侧枝上着生7-11个雄性头状花序和1-2个雌性头状花序,主轴顶端通常具3-5个雄性头状花序,或更多,无雌性头状花序;花期雄性头状花序呈球形,直径约10毫米;雄花花被片匙形,膜质,先端浅裂,早落,花丝长约3毫米,丝状,弯曲,褐色,花药近倒圆锥形,长约1-1.2毫米,宽约0.5毫米;雌花花被长5-7毫米,宽约1-1.5毫米,着生于子房基部,宿存,柱头分叉或否,长约3-4毫米,向上渐尖,花柱长约1.5毫米,子房无柄。果实长6-9毫米,倒圆锥形,上部通常膨大呈冠状,具棱,褐色。花果期5-10月。

该种植株高大,粗壮;且有大型圆锥花序,主轴无雌性头状花序;果实大,具棱,易于区别。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黑三棱通常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湖泊、河沟、沼泽、水塘边浅水处,仅在中国西藏见于3600米高山水域中。 黑三棱喜湿润气候,耐寒,不怕酷热,适应性强,以含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宜。


分布范围

黑三棱分布于阿富汗、朝鲜、日本、中亚地区、西伯利亚及远东其他地区、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江西、湖北、云南等省区。 黑三棱分布图


生长习性

黑三棱植株完全淹没于水中14天对植株存活影响不明显;但超过14天后,其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存活率显著下降;到第28天时,水下10厘米和50厘米的植株存活率为30%左右,水下20厘米的植株存活率则达到62.5%。植株完全淹没于水时,酶活性的升高有利于植株对不利环境的抵抗;但酶活性长时间维持在60微克/分钟以上植株的正常代谢活动受到严重的胁迫,7天内植株就会大量死亡。


繁殖方法

黑三棱用块茎繁殖。冬季收获的块茎,浇透水,放于客土中贮藏,翌春用贮存的块茎或临时挖取的块茎为繁殖材料,按30厘米开穴、深约10厘米,每穴平放块茎2-3个,栽后浇灌清水,经常保持有水。保持水深15-20厘米,待苗高20-25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


栽培技术

移栽:移栽地于早春将地块施肥,耙平。栽前将苗床灌水,拔出幼苗,随拔随栽于放净水的大田中,株行距可按15-20厘米×30厘米浅栽于泥中。肥沃土地可适当加大株行距,栽后灌水6-8厘米深。

浇水:栽后2个月内必须有充足的水量,其后可时有时断,以利晒田提高地温,促进生长,但水深不能没顶,以免造成苗株死亡。

施肥:返青后可每666.7平方米施人粪尿或饼肥50千克,尿素10千克,施肥时排水,仅留浅水撒施。3个月后可酌情再施1次。

拔草扶正:早期拔除杂草。7-8月易发生倒伏,要及时剪顶扶正,并防止家畜家禽危害。

采收加工:地上茎枯黄时即可采收,挖前10-15天排水晾地。割去地上茎叶,留10-15厘米茬,用锹挖或拔出,根茎用三棱叶盖好,以防风干,晒千不易去皮。刀刮去皮,将毛根里皮刮至呈粉白色处为度。晒干,晒时不可让雨水露水淋湿,以免变质。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黑三棱是中国常用的中药,即“三棱”,以其块根人药、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等功效。主治气血凝滞,经闭,产后淤血腹痛,饮食积滞,跌打损伤等病症。

经济观赏:黑三棱是黑三棱科中重要经济植物;亦用于花卉观赏。

查看全部

黑三棱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凤尾竹 Raeusch. ex Schult. ’Fernleaf’ R. A. Young)是禾本科,簕竹属孝顺竹的变种。植株较高大,杆高可达6米,竿中空,小枝稍下弯,下部挺直,绿色;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叶耳肾形,边缘具波曲状细长繸毛;叶舌圆拱形,叶片线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小穗含小花,中间小花为两性;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内稃线形,脊上被短纤毛,花药紫色,子房卵球形,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原产中国,华东、华南、西南以至台湾、香港均有栽培。凤尾竹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壤土。该种观赏价值较高,宜作庭院丛栽,也可作盆景植物。全草或根入药,味淡、微苦,性寒,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功效,可治痢疾、泄泻等多种病症。凤尾
  • 牧地狼尾草 Schult.)是禾本科狼尾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刁、秆丛生,高50-150…
  • 乌拉草是莎草科薹草属秆丛生植物。乌拉草植株三棱形,坚硬,棕褐色,有光泽;叶短于或等长于秆,质硬,…
  • 荩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荩草Arthraxon hispidusMakino的全草。全国均有分布。…
  • 凤梨 Merr.),别名菠萝、露兜子、波罗等,是凤梨科凤梨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果树。该植物植株高约1米。…
  • 披碱草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牧草植物。其秸秆稀疏直立,比较细。叶子光滑无毛,叶片扁平细长,稀可内卷,…
  • 画眉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Beauv.全草。具有利尿通淋,…
  • 谷精草是谷精草科谷精草属的草本植物。叶线形;花葶多数,花序近球形,外苞片倒卵形或近圆形,…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