蟛蜞菊,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 (Osbeck) Merr.[Solidago chinensis Osbeck;Wedelia calendulacea (L.) Less.]的全草。分布于辽宁、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白喉,百日咳,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咯血,鼻衄,尿血,传染性肝炎,痢疾,痔疮,疔疮肿毒。
路边菊、马兰草、蟛蜞花、水兰、卤地菊、黄花龙舌草、黄花曲草、鹿舌草、黄花墨菜、龙舌草。
全草。
味微苦、甘,性凉。
归肺、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白喉,百日咳,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咯血,鼻衄,尿血,传染性肝炎,痢疾,痔疮,疔疮肿毒。
1、预防白喉:①鲜蟛蜞菊15-30g。水煎服。连服3d。②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液四分之一的醋,喷咽或漱口,每日1-2次,连用3d。
2、治白喉:鲜蟛蜞菊60g,甘草6g,通草1.5g。水浓煎服,每日1-4剂。另用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量四分之一的醋,用棉签蘸药液涂抹伪膜,每日2-3次。(1-2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3、治急性扁桃体炎:蟛蜞菊、三叶鬼针草、马兰各15g,一枝黄花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4、预防麻疹:蟛蜞菊15-60g。水煎2次。每日1剂,连服3d。(《全国中草药汇编》)
5、治咳嗽:蟛蜞菊30g,半边莲、匍伏堇各15g。水煎,冲白糖服。(《福建药物志》)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含漱。
孕妇慎服。
、采集加工一
春、夏季采收全草,秋季挖根,鲜用或切段晒干。
二、炮制方法
鲜用或切段晒干。

蛇鞭菊 Willd.)是菊科蛇鞭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块茎,基部膨大呈扁球形,地上茎直立,…




钻叶紫菀 G. L. Nesom),菊科联毛紫菀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钻叶紫菀茎无毛;基生叶倒披针形,…




联毛紫菀 G.L.Nesom)是菊科、联毛紫菀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00厘米,全株被粗毛,…




大翅蓟,为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大翅蓟属的植物。二年生草本,通常分枝。主根直伸,…




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花叶滇苦菜 Hill)是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茎直立,高20-50厘米,…




川西小黄菊是一种桔梗目、菊科、匹菊属植物,多年生草本,…




毛头牛蒡是菊科牛蒡属草本植物,有粗状的根;叶互生,心形,具长柄,背面被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