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高25-80cm。茎基部略带红色,上部有分枝。形态特征:叶互生,无柄;基部叶倒披针形,花期凋落;中部叶线状披针形,长6-10cm,宽0.5-1cm,先端尖或钝,全缘,上部叶渐狭线形。头状花序顶生,排成圆锥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3-4层,外层较短,内层较长,线状钻形,无毛,背面绿色,先端略带红色;舌状花细狭、小,红色;管状花多数,短于冠毛。瘦果略有毛。花期9-11月。
基本信息
山坡,林缘,路旁
主要产自北美地区的高山山。
药用价值
药名:瑞连草 钻叶紫菀 别名:剪刀菜、白菊花、土柴胡、九龙箭、钻形紫菀
汉语拼音:rui lian cao
英文名:all-grass of Annual Saltmarsh Ast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ubulatus Michx
功效:清热解毒
考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科属分类:菊科
拉丁文名:Herba Asteris subulati
主治:痈肿;湿疹
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含盐的圭壤等地。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原产北美洲。 功效分类:清热燥湿药 性味:味苦;酸;性凉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钻叶紫菀的全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鹅不食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 A. Braun e tAschers.的全草。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
花叶滇苦菜 Hill)是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茎直立,高20-50厘米,…
花花柴 Less.)是菊科、花花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茎粗壮,直立,多分枝,圆柱形…
又名:太清鱼尾冠。道门三冠之一。 唯有历代道教中太清派的掌教之主才可以戴此冠。
三裂叶豚草:一年生粗壮草本植物,高50-120厘米,有时可达170厘米,有分枝。叶对生,有时互生,…
蟛蜞菊 Pruski)是菊科蟛蜞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呈圆柱形,弯曲;表面灰绿色或淡紫色,有皱纹,…
皱叶绢毛苣 Stebbins)是菊科绢毛苣属植物,叶长1-2厘米,宽1-4毫米,花序梗长5毫米。…
银叶菊,是菊科疆千里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银叶菊的茎灰白色,植株多分枝;叶回羽状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