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水蒲苇莺

水蒲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schoenobaenus):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褐色,头顶和背具粗著的黑褐色轴纹;腰和尾上覆羽较淡棕色,无轴纹;头顶黑褐色轴纹常沿纵轴排列成行;眉纹皮黄色或灰白色,宽阔而明显;贯眼纹黑褐色;耳下覆羽较四周羽毛色暗;两翅和尾褐色而沾灰,外翈羽缘红褐色;下体白色,或淡土黄色;两胁较暗;腋羽白色,有时稍沾土黄色;翅下覆羽淡银灰色,羽缘土白色。

栖息于湖泊、溪流、水塘、水库、沼泽、水稻田、湿草地和海边等水域附近的芦苇丛、灌丛和草丛中。常单独或成群活动。性机警,多躲藏在草丛和灌丛中活动或觅食。食物主要有昆虫及其幼虫。广泛分布于欧洲,往东经小亚细亚,中亚,一直到叶尼塞河,越冬于非洲。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水蒲苇莺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科:

莺科

亚科:

莺亚科

属:

苇莺属

种:

水蒲苇莺

亚种:

无亚种

命名人及年代:

,年

形态特征

水蒲苇莺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通常淡褐色,头顶和背具粗著的黑褐色轴斑纹;腰和尾上覆羽羽色较淡较棕色,黑褐色棕斑纹消失无轴纹。头顶黑褐色轴纹常沿纵轴排列成行,且头顶中部纵纹较细,头顶两边黑褐色轴纹宽阔粗著,翕部轴纹较散;眉纹皮黄色或灰白色,宽阔而明显;贯眼纹黑褐色;耳下覆羽较四周羽毛色暗;两翅和尾褐色而沾灰,外翈羽缘红褐色;第1枚初级飞羽短于初级覆羽,第二枚长度在第三枚和第四枚飞羽之间。下体白色或淡土黄白色,两胁较暗;腋羽白色有时稍沾土黄色;翅下覆羽淡银灰色,羽缘土白色。

虹膜灰褐色;嘴角褐色,下嘴基部粉黄色;脚蓝灰色,脚底污黄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1-15g,♀10-13g;体长♂125-155mm,♀120-150mm;嘴峰♂14-16mm;翅♂62-74mm,♀60-71mm;尾♂51-57mm。(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湖泊、溪流、水塘、水库、河流等水域附近的芦苇丛、灌丛和草丛中,也出入沼泽、水稻田、湿草地和海边灌丛与草丛。


生活习性

水蒲苇莺常单独或成群活动。性机警,平时多躲藏在草丛和灌丛中活动或觅食,难得看见它们。但在繁殖期间,雄鸟和其它苇莺一样常站在灌丛、草丛的枝、茎顶端鸣叫,从早到晚从不停息,有时还进行求偶飞行炫耀:在突出的枝头上鸣唱一会儿后,突然斜飞向空中,急速地扇动翅膀再继续鸣唱一阵,然后将两翅折向背部,再滑翔到原来的栖木上。雌鸟即便是繁殖期间,亦躲藏在灌、草、苇丛中,很少暴露自己。

水蒲苇莺的鸣声是沙哑和甜美短句的响亮混合,比大苇莺声快,并间杂模仿叫声。鸣声能持续数分钟之久而无间断。叫声包括沙哑的颤鸣声 "tue" 及其的嘟声。

食物主要有昆虫及其幼虫。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贝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加蓬、冈比亚、德国、加纳、希腊、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拉维、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挪威、阿曼、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中亚区,东亚区,欧洲区)、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西班牙、苏丹、斯威士兰、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吉布提、法罗群岛、直布罗陀、冰岛、列支敦士登、塞舌尔。

仅见于新疆(特史斯、天山、伊犁谷地、昌吉、富蕴、吐尔洪)(繁殖鸟)。

水蒲苇莺分布图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灌丛和草丛中,巢多数呈杯状,偶见有圆筒状。离地面10-30厘米草茎或灌木下部,有时筑于草丛中干燥地面上。巢主要由枯草茎和草叶构成,内垫以细草茎、偶见有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8.5-12厘米、内径4.8-8厘米、高4-8厘米、深3-5厘米。卵的大小为18-19毫米×13.5-14.5毫米,平均18.3毫米×14毫米。孵卵和育雏由双亲共同完成。孵化期13-14天。育雏期13-14天。


亚种分化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雀形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