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仔兰(学名:Aglaia odorata Lour.)是一种属于楝科米仔兰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别名、米兰、树兰、鱼仔兰等。数羽状复叶,对生,叶柄上有极狭的翅,每复叶有3~7片倒卵圆形的小叶,全缘,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小型圆锥花序,着生于树端叶腋。花很小,直径约2毫米,黄色,香气甚浓。花期很长,以夏、秋两季开花最盛。
米仔兰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夏秋开黄色花,每一枝枝条着生70-100朵小花,因花很小,只有米粒大,被称之为米仔兰。
(概述图片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米仔兰 米仔兰(原变种),灌木或小乔木;茎多小枝,幼枝顶部被星状锈色的鳞片。叶长5-12(-16)厘米,叶轴和叶柄具狭翅,有小叶3-5片;小叶对生,厚纸质,长2-7(-11)厘米,宽1-3.5(-5)厘米,顶端1片最大,下部的远较顶端的为小,先端钝,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侧脉每边约8条,极纤细,和网脉均于两面微凸起。
圆锥花序腋生,长5-10厘米,稍疏散无毛;花芳香,直径约2毫米;雄花的花梗纤细,长1.5-3毫米,两性花的花梗稍短而粗;花萼5裂,裂片圆形;花瓣5,黄色,长圆形或近圆形,长1.5-2毫米,顶端圆而截平;雄蕊管略短于花瓣,倒卵形或近钟形,外面无毛,顶端全缘或有圆齿,花药5,卵形,内藏;子房卵形,密被黄色粗毛。
果为浆果,卵形或近球形,长10-12毫米,初时被散生的星状鳞片,后脱落;种子有肉质假种皮。花期5-12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米仔兰幼苗时较耐荫蔽,长大后偏阳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寒冷;适合生于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土中。米仔兰对低温十分敏感,很短时间的零下低温就能造成整株死亡。当温度达16°C左右时,植株抽生新枝,但生长缓慢,不能形成花穗。气温达25°C时,生长旺盛,新枝顶端叶腋孕生花穗。
米兰花 产中国广东、广西;常生于低海拔山地的疏林或灌木林中。中国福建、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常有栽培。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于4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剪取一年生木质化的枝条,标准是枝端叶片质厚,色绿,腋芽饱满。插穗长10厘米左右,保留上端2-3片叶,其他叶子全部去除,以减少水分蒸发和营养消耗,削平切口。扦插基质可用蛭石或粗沙。扦插时,可先用竹筷打洞,间距5厘米左右,然后将插条插入洞中,深度约为插条的1/3。用手指揿实泥土,使泥土和插条紧密结合,浇足水。架设荫棚,以保持通风、湿润的环境。插穗生根快慢与土壤温度有关,地温在30-32°C时,插后40天即可生根,25°C-28°C需50-60天方能生根。
采取高压在4-8月进行。选择一年生木质化健壮枝条,茎粗0.5毫米。于分叉部位20厘米处刻伤或环状剥皮,环宽0.5厘米左右,深度以见木质部为准,然后用苔藓或湿土敷于环剥部位,外包塑料薄膜,保持土球和青苔湿润,约两个月即可生根,半年后切离母体分栽,再上盆定植。采用此法成活率高,成苗开花较快。
米仔兰喜富含腐殖质、肥沃和微酸性的沙质土壤。在调制盆土时,采用泥炭土2份加沙一份;或者选用肥沃园土、堆肥土各2份,加沙1份;或者选用肥沃园土、堆肥土各2份,加沙1份混合调制,盆底放适量腐熟饼肥作基肥。
米仔兰盆栽时,要保证排水良好,浇水按气候干湿情况而定,既要保持盆土湿润又不能长期水分过多。过干则对米仔兰生长不利,出现叶片萎蔫,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才对米仔兰生长不利,在天旱和生长旺盛期,最好每天对叶面喷水1-2次。
米仔兰枝叶繁茂,生长期中不断抽生新枝,形成花穗,因此,需要有充足的肥料。肥力不足不仅开花量会明显下降,花期缩短,而且花色花香会明显变淡。为此应及时追肥。追肥以腐熟的饼肥或麻酱渣水为好,但米仔兰不能忍受浓肥,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尤其是春天开始追肥时,忌施浓肥。追肥宜7-10天施一次,在肥水中亦应增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有利提高花的质量。
茎腐病,发生于米兰茎干上。病初起时,为黑色小斑,扩大后成条状,暗褐色,绕茎一周后,引起植株死亡。发病初期可用0.5%一1%波尔多液涂抹枝干;也可用l一2度石琉合剂或70%托布律800倍水溶液涂抹,效果也较好。
炭疽病,此病发生在叶片、叶柄、嫩枝及茎上,但以叶片居多。发病初期,叶尖变褐,向叶面扩展,乃至整个叶片依次变褐,叶柄、叶片脱落,枝条干枯而死。其治疗方法:(1)发现病叶或有病的叶柄时,立即剪掉并销毁,清除病落叶和死植株。(2)合理施肥和浇灌,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3)注意通风适光,发病后喷70%托存津0.1%-0.125%浓度溶液,起苗前喷施1次吸性杀菌剂,如乙磷铝不伤根。
煤烟病,此病常伴随介壳虫而发生,可用清水擦洗或喷浇0.2%浓度多菌灵液防治。
蚧壳虫,吸取汁液,影响米仔兰正常生长,可用小刷刷除或喷药杀除。或在盆内施呋喃丹。蚜虫、红蜘蛛,发现后可用烟灰或石灰水防除。卷叶蛾,幼虫食害叶片,应及时进行人工捕杀或喷药防治。
米仔兰 米仔兰的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rocaglamides和aglains),二酰胺类(bisamides)、黄酮类以及四环三萜类成分等。米仔兰的枝、叶入药,用于治疗跌打、痈疮等。
米仔兰枝叶:辛,温。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米仔兰花:甘、辛,平。行气解郁。用于气郁胸闷,食滞腹胀。
米仔兰可被用作盆栽,既可观叶又可赏花。小小黄色花朵,形似鱼子,因此又名为鱼子兰。醇香诱人,为优良的芳香植物,开花季节浓香四溢,可用于布置会场、门厅、庭院及家庭装饰。落花季节又可作为常绿植物陈列于门厅外侧及建筑物前。
米仔兰花朵小、不起眼,却毫无保留地最大限度地将芬香奉献给人们,故常用它比喻教师,因为它也像教师那样默默地奉献。米仔兰寓意“崇高品质”,体现了人们对教师的尊敬。
香椿 Roem.)是楝科、香椿属乔木;树皮粗糙,深褐色,叶具长柄,偶数羽状复叶,对生或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两面均无毛,无斑点,背面常呈粉绿色,圆锥花序与叶等长或更长,小聚伞花序生于短的小枝上,多花;具短花梗;花萼外面被柔毛,且有睫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无毛;花盘无毛,近念珠状;子房圆锥形,柱头盘状。蒴果狭椭圆形,6-8月开花,10-12月结果。椿芽可食用,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米兰花, ,别名:四季米兰、碎米兰,为楝科、米仔兰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亚热带云南、福建等…
泡桐,中药名。为玄参科泡桐属植物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Hemsl.及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 Steud.的树皮、根、花、叶。白花泡桐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陕西,山东,河南等地引种栽培,毛泡桐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地。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筋骨疼痛,疮疡肿毒,红崩白带,气管炎。
麻楝是楝科,麻楝属乔木,高可达25米,无毛,叶片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叶柄圆形柱形,小叶互生,纸质,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偏形,偏斜,下侧常短于上侧,两面均无毛或近无毛,圆锥花序顶生,苞片线形,早落;花有香味;花梗短,萼浅杯状,裂齿短而钝,花瓣黄色或略带紫色,花药椭圆形,子房具柄,花柱圆柱形,蒴果灰黄色或褐色,近球形或椭圆形,种子扁平,椭圆形,4-5月开花,7月至翌年1月结果。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和西藏;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也有分布等。生于海拔380-1530米的山地杂木林或疏林中。该种木材黄褐色或赤褐色,芳香,坚硬,有光泽,易加工,耐腐,为建筑、造船、家具等良好用材。
非洲楝 A. Juss.)是楝科 ,非洲楝属乔木,高可达20米或更高;树皮呈鳞片状开裂。叶片互生,…
非洲楝 A. Juss.)是楝科 ,非洲楝属乔木,高可达20米或更高;树皮呈鳞片状开裂。叶片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