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团花,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 (Lam.) Franch. ex Drake的枝叶或花、果。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祛湿,散瘀止痛,止血敛疮之功效。用于痢疾,肠炎,浮肿,痈肿疮毒,湿疹,溃疡不敛,创伤出血。
基本信息

水黄凿、青龙珠、穿鱼柳、假杨梅、水加橧、溪棉条、满山香、球花水杨梅、水里斜、水里树。

枝叶或花、果。

味苦、涩,性凉。

归肝、脾、大肠经。

清热祛湿,散瘀止痛,止血敛疮。

用于痢疾,肠炎,浮肿,痈肿疮毒,湿疹,溃疡不敛,创伤出血。

1、治菌痢:水团花花球10g。水煎服(沸后10min即可),每日3次。(江西《草药手册》)
2、治湿热浮肿:水团花鲜茎或叶、茵陈各30g。水煎调糖服。(《福建中草药》)
3、治风火牙痛:水团花鲜花球60g。水煎,每日含漱数次。(江西《草药手册》)
4、治痈、无名肿毒:水团花鲜叶加食盐、饭粒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5、治湿疹:(水团花)叶配杠板归,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内服:煎汤,花、果10-15g,枝叶15-30g。外用:适量,枝、叶煎水洗;或捣敷。

枝、叶,全年均可采,切碎;花、果,夏季采摘,洗净,鲜用或晒干。

水团花又名:水杨梅。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达5米;顶芽不明显,由开展的托叶疏松包裹。叶对生,厚纸质,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或有时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5-3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而钝头,基部钝或楔形,有时渐狭窄,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有时被稀疏短柔毛;侧脉6-12对,脉腋窝陷有稀疏的毛;叶柄长2-6毫米,无毛或被短柔毛;托叶2裂,早落。头状花序明显腋生,极稀顶生,直径不计花冠4-6毫米,花序轴单生,不分枝;小苞片线形至线状棒形,无毛;总花梗长3-4.5厘米,中部以下有轮生小苞片5枚;花萼管基部有毛,上部有疏散的毛,萼裂片线状长圆形或匙形;花冠白色,窄漏斗状,花冠管被微柔毛,花冠裂片卵状长圆形;雄蕊5枚,花丝短,着生花冠喉部;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多数,花柱伸出,柱头小,球形或卵圆球形。果序直径8-10毫米;小蒴果楔形,长2-5毫米;种子长圆形,两端有狭翅。花期6-7月。

生于海拔200-350m的山谷疏林下或旷野路旁、溪涧水畔。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茎、枝圆柱形,叶纸质,皱缩或破碎,完整叶展平为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13cm,全缘。头状花序球形,单生叶腋,白色,花冠长漏斗状,被微柔毛;雄蕊5;花柱丝状,伸出花冠管外。气微、味苦。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扩张冠脉、增强冠脉流量作用,延长常压耐缺氧的存货时间,提高缺氧的耐受能力。
2、平喘、止咳、祛痰作用。
3、抗菌作用。
4、毒性,未发现任何毒性反应。

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痈肿溃疡,无名肿毒和皮肤湿疹等。

《湖南药物志》:“清热祛湿,散瘀止痛。”
[1-3]

羊角藤是一种茜草科、羊角藤组类生物,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广西等省区。




五星花 K. Schum.)是茜草科五星花属的直立或外倾的亚灌木。…




长隔木是茜草科长隔木属植物,红色灌木,高2-4米,嫩部均被灰色短柔毛。叶通常3枚轮生,…




白车轴草,豆科车轴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贴地匍匐;叶柄直立,小叶心形,边缘具细齿,叶脉明显,…




嘴唇花 Hammel)是因形状酷似性感诱人的嘴唇而得名的一种花卉。这种植物颜色鲜红,造型奇特,…




拉拉藤是茜草科拉拉藤属攀缘状草本,别名为八仙草、猪殃殃等。拉拉藤为蔓生或攀缘状草本,高可达90cm,…




六月雪 Thunb.)是茜草科白马骨属小灌木,根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深灰色、灰白色或黄褐色,…




楠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