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地榆

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地榆

别名:

黄爪香、山地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蔷薇科

亚科:

蔷薇亚科

属:

地榆属

种:

地榆

分布区域:

分布在亚洲北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根粗壮,多呈纺锤形, 地榆-性状 稀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纵皱及横裂纹,横切面黄白或紫红色,较平正。

茎直立,有稜,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4-6对,叶柄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小叶片有短柄,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7厘米,宽0.5-3厘米,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心形至浅心形,边缘有多数粗大圆钝稀急尖的锯齿,两面绿色,无毛;茎生叶较少,小叶片有短柄至几无柄,长圆形至长圆披针形,狭长,基部微心形至圆形,顶端急尖;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面无,毛或被稀疏腺毛,茎生叶托叶大,草质,半卵形,外侧边缘有尖锐锯齿。

穗状花序椭圆形,圆柱形或卵球形,直立,通常长1-3(4)厘米,横径0.5-1厘米,从花序顶端向下开放,花序梗光滑或偶有稀疏腺毛;苞片膜质,披针形,顶端渐尖至尾尖,比萼片短或近等长,背面及边缘有柔毛;萼片4枚,紫红色,椭圆形至宽卵形,背面被疏柔毛,中央微有纵稜脊,顶端常具短尖头;雄蕊4枚,花丝丝状,不扩大,与萼片近等长或稍短;子房外面无毛或基部微被毛,柱头顶端扩大,盘形,边缘具流苏状乳头。果实包藏在宿存萼筒内,外面有斗稜。花果期7-10月。 [2-3]

查看全部

主要变种

腺地榆

腺地榆(变种)

SanguisorbaofficinalisL. var.glandulosa(Kom.) Worosch.

该变种茎、叶柄及花序梗或多或少有柔毛和腺毛,叶下面散生短柔毛。花果期7-9月。

产黑龙江、陕西、甘肃。生山谷阴湿处林缘,海拔630-1820米。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粉花地榆

粉花地榆(变种)

SanguisorbaofficinalisL. var.carnea(Fisch.) Regel ex Maxim.

该变种与原变种区别在于花粉红色。

产黑龙江、吉林。朝鲜有分布。

其花萼变浅呈白色者有人发表为变型(哈尔滨师范学院报,自然科学版1651963)。

其花萼颜色变浅呈粉红色,但中间纵脊处呈紫色,或花序呈小圆头形者有人发表为变型浅花地榆

长叶地榆

长叶地榆(变种)

SanguisorbaofficinalisL. var.longifolia(Bertol.) Yü et Li

基生叶小叶带状长圆形至带状披针形,基部微心形,圆形至宽楔形,茎生叶较多,与基生叶相似,但更长而狭窄;花穗长圆柱形,长2-6厘米,直径通常0.5-1厘米,雄蕊与萼片近等长。花果期8-11月。

产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甘肃、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生山坡草地、溪边、灌丛中、湿草地及疏林中,海拔100-3000米。苏联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和印度也有分布。

长蕊地榆

长蕊地榆(变种) 

SanguisorbaofficinalisL. var.longifilaKitag.

该变种与长叶地榆S.officinalisL.var.longifolia(Bertol.)YuetLi十分相近,但花丝长4-5毫米,比萼片长0.5-1倍,可以区别。花果期8-9月。

产黑龙江、内蒙古。生沟边及草原湿地,海拔100-1300米。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河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丛中、疏林下,海拔30-3000米。广布于欧洲、亚洲北温带。


生长习性

生于向阳山坡、灌丛,喜沙性土壤。地榆的生命力旺盛,对栽培条件要求不严格,其地下部耐寒,地上部又耐高温多雨,不择土壤,中国南北各地均能栽培。


繁殖方法

春播或秋播均可,北方露地栽培,可从春季至夏末直播。种植前,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研发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052g/kg,pH为8.87,春播可于2月在厚墙体温室中撤播育苗,也可于4月下旬 播种育苗。秋播在处暑节前后进行。整地,翻地10-20cm深,去除砖头,瓦块,耙平,施足基肥,按1.2mX6m整地做畦,将地整平,播种前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开,覆土深度为种子大小的2-3倍。须覆盖塑料薄膜保持畦面湿润,一般地温在18℃左右,20天可出苗。待幼苗生长2个月,即可移栽于营养钵内,在连栋温室内炼苗、缓苗,成活率可达到90%多。露地播种苗的定植最好5月底6月初进行,正值地榆生长旺季,缓苗快,长势好。地榆根系比较深,定植地块宜深翻,按1.5mX6m整地做畦,灌足底水,起苗时深度不得少于30cm,定植距离20cm×20cm,浇水,适当遮荫,15-20天后,即可开始生长。若不遮荫,植株地上部分失水萎蔫,枯死。1月后,从根茎基部发出嫩梢,重新开始生长。

多在春季地榆萌芽前或秋季采挖地榆时,用带茎、芽的小根作种苗。每穴栽1株,按行距30-40cm、株距25cm挖穴,穴深视种苗大小而定,栽后覆土,浇足定根水。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地榆种子的采集时间应在9月中下旬,既可保证种子的数量,又有相对质量保证,经观察实验,引种栽培的地榆,由于受环境条件影响小,种实不易脱落,适当延迟采种,时间10月上、中旬,可提高籽种品质。

地榆的田间管理较粗放,也没有病虫危害,但要经常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并少量多次施用氮肥,最宜施腐熟的人尿。特别在采摘嫩叶后,用腐熟尿水1份加水4份追施,或用速效氮肥追施,可促使叶片生长,延缓抽薹开花期,或不开花。如果只采收嫩叶栽培,在植株刚开始抽薹时把花薹摘去,能促使分蘖生长新叶。在苗期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

播种出苗后可采收嫩叶。随着植株长大采收嫩 叶,以手折断者为嫩品;大面积种植可用镰刀收割 ,收割时要留基部叶柄 5cm处 ,不要伤及生长点。嫩叶片不耐贮藏宜鲜食。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有白粉病,春季开始发生。主要以勤除杂草,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高的方法来预防。

有金龟子,为害期间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浇灌防治幼虫。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一般春夏季采集嫩苗、嫩茎叶或花穗 ,用沸水烫后换清水浸泡 ,去掉苦味,一般用于炒食、做汤和腌菜,也可做色拉,因其具有黄瓜清香,做汤时放几片地榆叶更加鲜美;还可将其浸泡在啤酒或清凉饮料里增加风味。

地榆叶形美观,其紫红色穗 状花序摇曳于翠叶之间,高贵典雅 ,可作花境背景或栽植于庭园、花园供观赏。

功能主治

地榆根入药,性微寒、味苦。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榆具有止血凉血、清热解毒 、收敛止泻及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 ,可治疗吐血、血痢、烧灼伤、湿疹、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大出血、便血、崩漏、结核性脓疡及慢性骨髓炎等疾病 。

各家论述

1.《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

2.《本草求真》: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3.《本经续疏》:地榆者不治别因之带下,并不治七伤带下病之不痛者,惟能称七伤带下病止痛,又可见矣。何况血去气散,风乘虚入而为恶肉,风乘营卫之相遭而鼓荡为汗,金疮被风而痛不可瘳,不皆为地榆所属耶?《别录》之止脓血、诸痿、恶疮、热疮,产后内塞作金疮膏,皆于《本经》推类言之。惟消酒、除消渴、补绝伤。则其义若别有在者,然气盛而鼓风入血,何异血虚而风乘以入,风入而更耗其血,何异风入而大耗其津液,风横梗于气血之间,何异气血之不相续,则仍是血虚气违为根本,风气搅扰于其间乃为病,而治之以化风气为生气,致气血使调和得巽而相入矣。

4.《本草选旨》: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之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大抵酸敛寒收之剂,得补则守,得寒则凝,得温暖而益血归经,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5.《本草正义》:地榆苦寒,为凉血之专剂。妇人乳痛带下,多由于肝经郁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则肝气疏达,斯痛可已而带可止;然气滞痰凝之乳痛,及气虚不摄之带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恶肉,皆以外疡言之,血热火盛,则痛而多恶肉,地榆清热凉血,故止疡患作痛,而能除恶肉。《本经》又疗金疮,《别录》谓止脓血,恶疮热疮,可作金疮膏,皆即此清火凉血之功用。且所谓主七伤,补绝伤,亦皆指外疡言之,非谓地榆苦寒,能治虚损之劳伤也。止汗而除消渴,皆寒以胜热之效。消酒者,即苦寒以胜湿退热也。

6.《本经》:主妇人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7.《别录》:止脓血,诸痿,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8.《药性论》:止血痢蚀脓。

9.《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

10.《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11.《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李杲:治胆气不足。

12.《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13.《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14.《本草正》:清火明目。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15.《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

16.《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17.《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出血。

地榆粥:

【用料】:地榆2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地榆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可清热凉血,适用于衄血、咯血、吐血、尿血、痔疮出血、崩漏、血痢不止及水火烫伤等。

地榆猪肠汤:

【用料】:防风、地榆、槐角各15克,猪肠1段,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诸药择净,猪肠洗净,纳诸药于猪肠中,放置于锅中煮熟后,去诸药,将猪肠切片,放回汤中,调味煮沸即成。

【功效】:可祛风止血,适用于痔疮下血。

地榆炒石耳:

【用料】:地榆150克,干石耳30克,调味品适量。

【制作】:干石耳去杂洗净,用温水泡软,撕成大碎片待用;地榆洗净,沥干水。炒锅内放植物油烧至六成热,下花椒粒、石耳、食盐炒几下,速放葱花、地榆、酱油合炒至熟,放适量味精、香油,起锅即成。

【功效】:可清热解毒、疏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

沙锅地榆:

【用料】:地榆160克,羊血块30克,泡青菜杆30克,泡大蒜瓣30克,调味品适量。

【制作】:泡青菜杆切成段;羊血块切成条,用沸水泡起待用;地榆洗净,沥干水。沙锅内放化猪油烧热,下泡青菜杆、泡大蒜瓣、生姜米炒香,加入高汤、羊血条、料酒、酱油,烧至入味时放味精、地榆等烧熟即成。

【功效】: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各种出血。

地榆三七花汤

【用料】:地榆200克,干三七花10克,调味品适量。

【制作】:地榆洗净,沥干水;干三七花洗净入汤锅,加入清汤、食盐烧沸2分钟后,放入地榆,烧沸至熟,起锅放味精即成。

【功效】:可平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

查看全部

化学成分

根中含多种鞣质成分:地榆素(sanguii n)H-1、H-2、H-3、H-4、H-5、H-6、H-7、H-8、H-9、H-10、H-11,1,2,6-三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2,6-trigalloyl-β-D-glucose)、1,2,3,6-四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2,3,6-tetragalloyl-β-D-glucose),2,3,4,6-四没食子酰-D-葡萄糖(2,3,4,6-tetragalloyl-D-glucose),1,2,3,4,6-五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β-D-glucose),6-O-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6-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6-O-双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6-O-di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4.6-O-双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4,6-d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2,3,6-O-三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2,3,4,6-O-三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3,4,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2,3,4,6-O-四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2,3,4,6-tetra-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没食子酸-3-O-β-D-(6’-O-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甙[gallicacid-3-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3,4,3’-三-O-甲基并没食子酸(3,4,3’-tri-O-methylellagicacid),地偷酸双内酯(sanguisorbicaciddilactone)。还含有2种没食子酰金缕梅糖衍生物:5,2’-双-O-没食子酰金缕梅糖(5,2’-di-O-galloylhamamelose),2’,3,5-三-O-没食子酰-D-呋喃金缕梅糖。

蔷薇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马蹄黄是蔷薇科马蹄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8-32厘米。根茎木质,顶端有旧叶柄残痕,…
  • 郁李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灌木。高达1.5米;单叶互生,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有缺刻状尖锐重锯齿,…
  • 鸡麻 Makino)是蔷薇科鸡麻属植物,落叶灌木,高0.5-2米,稀达3米。小枝紫褐色,嫩枝绿色,…
  • 黄刺玫,拉丁学名: Rosa xanthina Lindl,落叶灌木。小枝褐色或褐红色,具刺。…
  • 豆梨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枝条灰褐色;叶片宽卵形至卵形,…
  • 龙芽草是蔷薇科、龙芽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多呈块茎状,根茎短,茎高可达120厘米,…
  • 华空木是蔷薇科小米空木属植物,灌木,高达1.5米;小枝细弱,圆柱形,微具柔毛,红褐色;冬芽小,卵形…
  • 菠萝莓,拉丁名:Fragaria annaassa Duch. , 英文名:Common Stra…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