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海桑

海桑(学名: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是海桑科海桑属乔木,高可达6米;小枝通常下垂,有隆起的节,叶形状变异大,阔椭圆形至倒卵形,顶端钝尖或圆形,中脉在两面稍凸起,侧脉纤细,叶柄极短,花具短而粗壮的梗;萼筒浅杯状,果时碟形,裂片平展,内面绿色或黄白色,比萼筒长,花瓣条状披针形,暗红色,花丝粉红色或上部白色,下部红色,柱头头状。冬季开花,春夏季结果。

分布于东南亚热带至澳大利亚北部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广东琼海、万宁、陵水。生长在海边泥滩。

海桑果实酸甜可食,亦可作为提取果胶的原料。 呼吸根置水中煮沸后可作软木塞的次等代用品。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海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桃金娘目

科:

海桑科

属:

海桑属

种:

海桑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海桑 乔木,树干基部周围很多与水面垂直而高出水面的呼吸根。 高5-6米;小枝通常下垂,有隆起的节,幼时具钝4棱,稀锐4棱或具狭翅。叶形状变异大,阔椭圆形、矩圆形至倒卵形,长4-7厘米,宽2-4厘米,顶端钝尖或圆形,基部渐狭而下延成一短宽的柄,中脉在两面稍凸起,侧脉纤细,不明显;叶柄极短,有时不显著。

花具短而粗壮的梗;萼筒平滑无棱,浅杯状,果时碟形,裂片平展,通常6,内面绿色或黄白色,比萼筒长,花瓣条状披针形,暗红色,长1.8-2厘米,宽0.25-0.3厘米;花丝粉红色或上部白色,下部红色,长2.5-3厘米;花柱长3-3.5厘米,柱头头状。成熟的果实直径4-5厘米。花期冬季,果期春夏季。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东南亚热带至澳大利亚北部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广东琼海、万宁、陵水。生长于在海边泥滩。 多生长于受淡水影响较多的河口。


繁殖方法

播种:播种前用地菌灵或生石灰对苗床进行消毒。取贮备的海桑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悬挂在阴凉处3-5天即可播种(悬种期间每隔2-3小时将种子浸没于水中5-10分钟),播种方式采用撒播,播种要均匀,密度合理,密度过大易引发各类腐烂病,密度小,出苗率低。合理的密度为20厘米见方长120-150株小苗。

播种后覆盖0.2-0.3厘米厚的营养土,再用纱网盖住苗床。纱网要拉平,四周用海泥压实,避免涨潮退潮时潮水冲刷种子。海桑种子属需光种子,播种前进行悬种催芽和避免盖土过厚均有利于种子发芽时间的缩短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海桑在春夏秋季均可播种,但秋季播种较春夏季来说,可在第二年4-5月份造林,有延长造林苗木生长季节,提高苗木抗病、抗寒能力。但需注意防低温和于冷风对幼苗的危害。幼苗生长量较春季小,苗木出圃时间比春季播种育苗延长1个月左右。播种后一周种子开始发芽,10天幼苗定根好,此后即可将纱网掀开。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海桑 淡水管理:海桑育苗中的淡水管理极为关键,因为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受海水盐度影响很大。当海水盐度高于5‰时,种子发芽开始受到抑制,海水盐度高于8‰时,床上幼苗生长开始受到抑制。因此,滩涂上育苗需补充淡水,降低苗圃中的水分盐度。淡水的浇灌量根据苗的大小和潮水而定。通常在播种后,白天早晚各喷水一次,种子发芽期间每2-3小时喷水一次。涨潮期间在退潮后及时喷水,其一是降低圃地水分盐度;其二是及时冲洗幼苗或苗床纱网的泥浆,避免影响幼苗生长或种子发芽所需光照和温度。

用盐度计测量圃地中海水盐度。发芽期间,苗床水分盐度控制在5‰以内。床上幼苗控制在8‰以内,移植成活后,盐度要求可逐渐放宽到10‰,苗高达30厘米后,盐度可提高到15‰以上,40厘米苗已能适应自然环境。

海桑 移植:当苗床上幼苗长出4-6片真叶,苗高达3-5厘米时,便可开始移植于营养袋中。海桑为喜光树种,苗木生长不需遮阴,但移植幼苗时,若无阴棚,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避免强光、高温使幼苗晒死,导致移植失败。若有遮阴设施,应对移植的小苗遮阴一周,有利于提高移植成活率。

苗圃清理:苗圃建于林中,常有凋落物,涨潮时,大量凋落物被潮水携带进苗圃,退潮后,凋落物被留在苗圃中,要及时清理,以免压坏幼苗或引发病虫害。

施肥:海桑属速生树种,生长量大,合理的施肥能提高生长量和苗木的木质化程度,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因此移植成活后,可喷氨基酸叶面肥1-2次,喷施浓度为5‰的复合肥水溶液1-2次,喷含钾型叶面肥1-2次,这有利苗木速生和培育壮苗。合理施肥可有利培育壮苗和使苗木提早出圃。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实用及经济:海桑果实酸甜可食,亦可作为提取果胶的原料。呼吸根置水中煮沸后可作软木塞的次等代用品。

生态:海桑树体高大,树冠和根系奇特,生长速度快,耐水淹能力强,笋状呼吸根发达,防风消浪和促淤造陆效果显著,在河道两侧种植能够形成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是优良的防护林植物,是近年来中国红树植物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滨海湿地公园建设的优良植物。

研究:中国特有种,植株数量极少,因其盐生性和适应干旱生理的特殊形态结构,对今后研究盐生植物树林的植物区系有科学意义。

查看全部

保护级别

物种现状:濒危种。为发现的稀有物种,分布区极狭小,仅有5株,树高8米的仅有1株,其基围2.3米,树冠扩展,其余株比较矮小,散生于林缘。公于海南辩证齐县海边的红树林内,林地距离低潮线80-100,粮有时地面高有线20-30厘米。

保护措施:建议有关部门挂牌保护现植株,严禁砍伐,并加强苗造林,以名绝灭。

查看全部

千屈菜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