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野骆驼

野生双峰驼(学名:Camelus bactrianus ferus)是骆驼科、骆驼属、双峰驼下的一个亚种。头体长3.2-3.5米,肩高1.6-1.8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450-680千克。巨大的有蹄类,背上有两个驼峰,颈长而且向上弯曲,体色金黄色到深褐色,以大腿部(股部)为最深。在冬季颈部和驼峰丛生长毛,有双行长长的眼睫毛和耳内毛抵抗沙尘,而缝隙状的鼻孔在发生沙尘暴时能够关闭。

野生双峰驼栖息于海拔2000-2900米干草原、山地荒漠半荒漠和干旱灌丛地带。适应力极强,其身体特征非常适应于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主要以草、树叶和谷物为食,一次最多可以喝下120升的水,在特殊环境下它们可以喝盐水和吃冰雪来维持生命。分布于中国和蒙古的野外偏远地区。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野生双峰驼

别名:

野骆驼、蒙古野…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目:

偶蹄目

亚目:

胼足亚目

科:

骆驼科

属:

骆驼属

种:

双峰驼

亚种:

野生双峰驼

分布区域:

中国西北和蒙古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极危 标准

野生双峰驼形态特征

头体长3.2-3.5米,肩高1.6-1.8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450-680千克。巨大的有蹄类,背上有两个驼峰,颈长而且向上弯曲,体色金黄色到深褐色,以大腿部(股部)为最深。在冬季颈部和驼峰丛生长毛,有双行长长的眼睫毛和耳内毛抵抗沙尘,而缝隙状的鼻孔在发生沙尘暴时能够关闭。

体形高大而稍瘦,头部较小,颈部较长,背部生有两个较小的肉驼峰,下圆上尖坚实硬挺,尾巴较短,生有短的绒毛。第三、四趾特别发达,趾端有蹄甲,中间一节趾骨较大,两趾之间有很大的开叉,是由2根中掌骨所连成的1 根管骨在下端分叉成为“丫”字形,并与趾骨连在一起,外面有海绵状胼胝垫。胸部、前膝肘端和后膝的皮肤增厚,形成7块耐磨、隔热、保暖的角质垫。

查看全部

野生双峰驼近种区别

野生双峰驼比家养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 bactrianus)的体型较小而轻捷,它的驼峰显著地小更接近圆椎形,毛被也较薄。


野生双峰驼生活习性

野生双峰驼栖息于海拔2000-2900米干草原、山地荒漠半荒漠和干旱灌丛地带。向上分布可超过海拔4000米。吃多种荒漠植物,有剌的树和灌丛以及盐生植物,主要采食红柳、骆驼刺、芨芨草、白刺等野草和灌木枝叶。在食物缺乏时它们吃骨头、肉、帆布、鞋等等。

驼峰贮藏脂肪,使它们能够在没有食物时生存数日。水则充满在围绕胃的小室中使得它们能够在无水时生存数周,它们也能喝轻微含盐的水并且能够从尿中排出浓缩的盐分,野生双峰驼体内能够贮存超过100升的水。它们还能够随意改变体温,从而不需要出汗或花费能量调节体温。这一整套适应能力使得野骆驼能够抵抗零下许多度的冬季严寒和夏季的酷热。

集群活动,夏季多呈家庭散居,至秋季开始结成5只、6只或20只的群体,有时甚至达到百只以上。有季节性迁移。机警而胆怯,其视觉、听觉、嗅觉相当灵敏,有惊人的耐力。善于奔跑,行动灵敏,反应迅速。在交配期雄性争斗互咬、吐唾沫、喷鼻,试图将对方推倒在地。 [4-5]

查看全部

野生双峰驼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和蒙古的野外偏远地区。 在中国分布于新疆东南塔克拉玛干荒漠、青海西北部、甘肃西北部进入戈壁荒漠。

野生双峰驼分布图


野生双峰驼繁殖方式

野生双峰驼的交配季节通常在秋季,每年1-3月发情,雌驼每2年繁殖一次,怀孕期为12-14 个月,翌年3-4月生产,每胎产1仔,偶尔为2仔,平均出生体重为36公斤,3-5岁性成熟。野生双峰驼的寿命估计可达50岁以上,圈养的寿命20-40岁。 [5-6]


野生双峰驼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Ⅰ级。

2002年10月数据显示,在中国西北和蒙古大约还有950头野生双峰驼。

2004年中国种群估计有600只,蒙古种群有350只。

2005年9月,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科学考察队在库木塔格沙漠腹地曾经意外发现了一个野生双峰驼种群,但此后再也没有关于新发现野生双峰驼的消息。

2006年8月数据显示,中国境内的野生双峰驼仅存约500峰,全世界仅存800余峰,而这种大型稀有野生动物数量还在继续下降,已经处于绝迹的边缘。由于还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加之繁殖速度较慢,野生双峰驼的种群数量仍在继续下降。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赵崇学说,野生双峰驼比熊猫还要濒危。人们已很难在西北荒漠地区觅见野生双峰驼的身影了。

威胁它们的是栖息地的改变、非法狩猎以及和家养骆驼杂交等。 对于野生双峰驼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使得野生双峰驼生活的草地范围不断萎缩;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垦殖范围扩大,野生双峰驼的水源地被人为破坏。此外,人类的捕杀也是野生双峰驼种群数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从1992年开始,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陆续从野外捕捉6峰野生双峰骆驼进行繁育保护,经过十多年的繁育研究,截至2006年8月人工繁育双峰驼达到16峰。

中国建有阿克塞安南坝自然保护区、敦煌湾腰墩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野骆驼保护区。

查看全部

骆驼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林麝,是偶蹄目麝科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哺乳动物,又称獐子。体长约70厘米。雄麝上犬齿发达,…
  • 鼷鹿,别名小鼷鹿,共38个亚种。体形略比野兔大,体重1.3~2.0kg,体长420~630mm,…
  • 双峰驼,生活在草原、荒漠、戈壁地带。群居,日行性,无定居。嗅觉灵敏,耐饥渴、高温、严寒,抗风沙,善…
  • 简述:羊的幼仔的统称。1.小羊。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羊羔乳食其母。”2.羊胎。…
  • 野骆驼巨大的有蹄类动物,头体长3.2~3.5米;肩高1.6~1.8米;体重450~680公斤。…
  • 小羚羊是麂羚的一种, 以善于蹦跳闻名,小羚羊是群居动物。当发现敌人,例如一只猎豹或一只狮子,羚羊 …
  • 叉角羚是叉角羚科叉角羚属哺乳动物。体长约1.5米,肩高约1米。雄性体重50千克左右,…
  • 鹿豚又称猪鹿,偶蹄目猪科的动物,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岛屿上,…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