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牛头伯劳

牛头伯劳(学名:Lanius bucephalus Temminck et Schlegel),又称“红头伯劳”,是伯劳科、伯劳属下的一种鸟类。牛头伯劳全长可达220毫米。喙强健具钩和齿,头顶及枕部栗红;背羽灰褐色;尾羽褐色;黑色贯眼纹明显,尾羽褐色;下体羽棕白,两胁深棕色。牛头伯劳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疏林和林缘灌丛草地,性活跃,鸣声粗厉洪亮,主要以昆虫为食。

牛头伯劳分布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朝鲜、日本;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保护等级为低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牛头伯劳

别名:

红头伯劳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伯劳科

属:

伯劳属

种:

牛头伯劳

亚种:

亚种

分布区域:

俄罗斯、朝鲜;…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形态特征

牛头伯劳全长177-220毫米。喙强健具钩和齿,头顶及枕部栗红;背羽灰褐色;尾羽褐色;黑色贯眼纹明显,尾羽褐色;下体羽棕白,两胁深棕色。

雄鸟额、头顶及枕部栗红色;背、腰及尾上覆羽灰褐色。眼先、眼周、颊和耳羽黑色,形成粗著的贯眼纹,该纹上缘镶有灰白色细纹。颏、喉和下颊白色。胸、腹以及两胁淡棕色。冬羽具黑褐色鳞纹。腹部中央灰白色。尾下覆羽纯棕色。飞羽黑褐色。羽缘棕色,外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三级飞羽具皮黄色羽缘。翅上覆羽暗褐色,大覆羽具棕色羽缘。尾羽12枚,中央尾羽暗褐色,具浅灰褐色边缘,外侧尾羽灰褐色,各尾羽具狭窄的灰白色端缘和界限不清的黑褐色次端斑。

雌鸟头顶颜色与雄体相似,贯眼纹为栗褐色不完整,仅限于眼后。眼先灰白色。背、腰棕褐色。下体密布黑褐色鳞纹。

喙强健,先端具钩、缺刻和齿突,黑色,下嘴基部灰白。虹膜褐色。跗踱、趾黑褐色。爪钩状,黑色。

牛头伯劳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牛头伯劳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疏林和林缘灌丛草地,也出入于农田道边灌丛及河谷地带,有时见于果园和城镇公园。

牛头伯劳的2个亚种在栖息的海拔高度上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指名亚种分布于较低海拔地区,在长白山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而中国亚种在河北部繁殖栖息地在海拔1000-1800米的针阔混交林内,在甘肃中部和南部一般在海拔2000米以上直到3000米。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牛头伯劳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跃,常在林缘或路边灌丛中跳上跳下,有时站在小树或灌木枝头呜叫,鸣声粗厉洪亮。有时静静她站在电线或电柱上注视着四周,发现猎物立刻飞往捕猎,然后又返回原处。

牛头伯劳主要以昆虫为食,如甲虫、蟋蟀等。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牛头伯劳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宁夏、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中国之外则分布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朝鲜、日本。

牛头伯劳分布图


繁殖方式

牛头伯劳繁殖期为5-7月。常建巢于疏林或灌丛。巢呈杯状,巢材为细树枝、枯叶、松针等。窝卵数多为4-7枚。卵淡青色或灰色,被以褐色、灰棕色或红色斑点。由雌性亲鸟孵化,孵化期14-15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13-14天。年繁殖1次。4月迁来中国内蒙古南部和东南部繁殖,9月下旬到10月初离去。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牛头伯劳种群数量不普遍,在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种群数量不高和不常见。牛头伯劳生存环境质量的下降,种群数量更趋减少。在中国东北地区指名亚种较为常见,已列入吉林和辽宁两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查看全部

雀形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