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白尾地鸦

白尾地鸦(学名:Podoces biddulphi):是一种体形较小的鸦科鸟类,体重102-141克,体长267-312毫米。雄雌同形同色,头顶至后颈的羽毛黑色,略带蓝色的金属光泽;颌部羽色亦为黑色;脸部、耳羽、颈侧均为黄沙色;背部、肩羽、腰部为深至褐色的沙黄色;翅上覆羽与肩羽同色;初级飞羽白色,端部黑色;次级飞羽紫黑色,端部白色;尾上覆羽乳白色;尾羽白色,但两枚中央尾羽具黑色羽干;下体自喉部至尾下覆羽均为污白色;喙黑色且长而下弯;足黑色;虹膜褐色。

主要栖息于山脚干旱平原和荒漠地区,尤以植被稀疏的沙质荒漠地区较常见。留鸟。主要在地面的荒漠间奔跑、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除危急情况,一般很少飞翔。是杂食性鸟类,也是中国新疆唯一的特有鸟类。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白尾地鸦

别名:

新疆地鸦、比德…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科:

鸦科

属:

地鸦属

种:

白尾地鸦

亚种:

无亚种

保护级别:

近危 标准

物种学史

1874年1月10日,一名受命在中国新疆地区收集情报的英国军事间谍约翰·比德尔夫(John Biddulph)上校,在新疆巴楚地区以北低矮的丛林中,发现了一群形似松鸦而尾部呈白色的奇异鸟类。比德尔夫上校是一个鸟类爱好者,他捕捉了这群鸟中的一只并将其制成了标本。不久,英国业余鸟类专家、著名政治家艾伦·休姆(Allan Hume)在仔细研究了比德尔夫的标本后,将比德尔夫发现的这种鸟归于地鸦类,并将其命名为“比德尔夫地鸦”。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深入研究白尾地鸦。

自人类发现白尾地鸦的100多年以来,这种生存在中国塔克拉玛干大漠的最大的鸟种数量不断减少。据比德尔夫、艾伦·休姆等研究者在巴楚地区的考察报告中显示,白尾地鸦当时还是一种“经常可以见到”的鸟类。然而,2004年的7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先生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塔克拉玛干现存的白尾地鸦总数已不足7000只。作为濒临灭绝的鸟种,白尾地鸦已被编入了“亚洲鸟类红皮书”之中。

白尾地鸦大概是地球上最不为人所知的物种之一,它的栖息地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塔里木盆地是一个极为封闭的环境,南北宽500-700公里,东西长800-1000公里,周围有天山、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环绕。塔克拉玛干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85%的沙漠为流沙,被称为“生命的绝地”。这里年降水量仅为50毫米,而年蒸发量则达到了3200毫米以上,属于极度干旱地区。1月气温最低可达零下30℃,而7月最高气温则达到了零上48℃,而地表温度可以超过70℃。无垠的沙漠本不适于鸟类的生存,而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山地则限制了白尾地鸦向其他地方的扩张。但白尾地鸦居然选择了这里作为自己唯一的家园。

白尾地鸦属于小型鸦类,当地百姓称为其“沙鹊”。而艾伦·休姆则在自己的手稿中称其为“鸦类中最华丽的一种”。白尾地鸦在外形上最大的特征是长有鼻孔须,这是白尾地鸦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可以阻挡风沙吹入鼻孔。此外,不同于其他鸟类,白尾地鸦的翅膀短而圆,飞行能力较弱,一次飞行的最长距离也不过500米左右,但极善于奔跑,当地的维族百姓又称其为“克里遥丐”,维语意思是“奔跑如飞”。

白尾地鸦的智慧,在鸟类中可谓出类拔萃。1998年9月,马鸣先生率领的考察小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发现了一只白尾地鸦。考察小组的成员将撕碎的馕片丢弃在路边,以吸引白尾地鸦的注意力。不一会儿,只见白尾地鸦很快便发现了馕片,在确定周围无危险存在之后,这只白尾地鸦并不急于填饱肚子,而是先有条不紊地将馕片运走,统一填埋起来,尔后迅速将残留的馕渣清理干净,不给其他动物和风沙留下半点机会。

白尾地鸦的巢大多在沙漠的红柳包或者红柳灌木群中,幼鸟由雌雄成鸟共同喂养,每小时喂3-4次,成鸟一天至少要回巢40回。因此,发现了成鸟的白尾地鸦,就不难发现鸦巢。2003年,马鸣及其考察队,在牙通古斯地区,就是用跟踪成鸟的方法,发现了一窝刚刚出生的幼鸟。

白尾地鸦属于留鸟,飞行能力弱,无大规模迁移的习惯,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白尾地鸦唯一的栖息地。白尾地鸦是全球有名的“狭布鸟种”,又被称为“沙漠鸟”,除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纬37-42度、东经77-90度、海拔800-1500米的沙漠地带之外,极少能够见到白尾地鸦。正是由于身处沙漠腹地,人迹罕至,人类对于白尾地鸦的了解非常之少;所以,长期以来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世界对白尾地鸦的系统研究很少,白尾地鸦的生存习性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是模糊地知道它处于濒危状态。

“100年来,人类对于白尾地鸦的知识积累,依然没有超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的水准。

查看全部

形态特征

白尾地鸦雌雄羽色相似。全身羽毛主要为乳褐色,头顶至枕黑色具紫蓝色金属光泽。枕部羽毛延长,形成一个阔而短的羽冠披于枕部,在淡色的头上极为醒目。眼先、眼周、头侧和颈侧乳皮黄色,翅上大覆羽黑色具紫蓝色金属光泽,最外侧羽缘白色。初级飞羽中部白色,基部和端部黑色,越往内黑色端部越缩小,而白色范围范围越大,到最内侧初级飞羽全部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型白色端斑。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具紫色光泽和白色尖端。最内侧三级飞羽不仅尖端白色,内翈白色。中央尾羽乳皮黄色具黑色中央纹,其余尾羽白色具黑色羽干纹。颊黑色具乳皮黄色羽缘,颏、喉亦为黑色具较宽的乳皮黄色羽缘。虹膜褐色,嘴、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34-141克,♀102-132克;体长♂267-312毫米,♀269-300毫米;嘴峰♂42-48毫米,♀37-48毫米;翅♂145-155毫米,♀138-148毫米;尾♂100-115毫米,♀95-113毫米;跗蹠♂46-49毫米,♀45-48毫米。(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脚干旱平原和荒漠地区,尤以植被稀疏的沙质荒漠地区较常见。分布仅限于中国新疆环塔克拉玛干荒漠东至罗布泊的山麓地带海拔900-1300米有胡杨生长的一个环状范围内。


生活习性

留鸟。主要在地面的荒漠间奔跑、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善奔跑,行动迅速,除危急情况,一般很少飞翔。即便飞行,距离也会非常短。有时也栖息在灌木和枯死的树枝上鸣叫。能发出“嘀、嘀、嘀”的鸣叫。叫声:重复的三音节chui-chui-chui声,最后一音上扬,另有快速而下抑的一连串低哨音。 [5-6]

主要食物是荒漠中可以找到的昆虫,其中又以鞘翅目的各种步甲为主,此外还有直翅目、双翅目昆虫以及小型蜥蜴和少量植物的种子及果实。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白尾地鸦是中国特有鸟种,仅分布于西部的荒漠省份,可见于新疆的南疆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塔里木盆地周围。

白尾地鸦分布图


繁殖方式

繁殖期3-6月。营巢于枯树的枝干间,巢用枯草、枯叶、兽毛等材料搭建。巢呈杯状,大小为外径35厘米,内径15.2厘米。每巢产卵1-3枚。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近危(NT)。

白尾地鸦生活在中国西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该地区的东部有一些记录,例如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甘肃省敦煌。在1929-1930年间很常见,但在1988年在同一地区很少和很难找到。然而,2011年后发现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广泛存在并且在当地普遍存在。由于栖息地转换和退化,数量被认为正在下降。有人提出,由于荒漠化和气候变化,该物种正从原来生活的地区向东部范围扩大,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有证据表明该物种至少从19世纪开始在甘肃也存在(Stein 1921 in :Londei 2013)。

白尾地鸦在20世纪的数量非常可观,在比德尔夫等西方探险家的考察报告中,白尾地鸦被描述为“常常可以看到”的鸟类。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学者来中国考察白尾地鸦时,便发现其数量已经开始减少,“常常见不到”。1997年2月至3月,马鸣参加了“中日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活动,在一个月的考察期间,在从塔中到罗布泊自西向东约400公里的区域内,考察人员只发现了21只白尾地鸦。

白尾地鸦数量骤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影响了白尾地鸦的生存,特别是大规模的垦殖活动,直接威胁了塔里木的生态环境,从而威胁了白尾地鸦的生存。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垦殖的行为,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一些地区,如和田河、塔里木河、牙通古斯河等河流流域,出现了无视国法大兴水利建设的现象。这些非法上马的水利项目盲目拦河截水、挖井抽水,破坏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下水含量,从而影响了胡杨、红柳等沙地植物的生长。红柳林的萎缩,压缩了白尾地鸦的栖息地,造成了白尾地鸦数量的减少。农业之外,牧业扩张对白尾地鸦的影响也不可小视。白尾地鸦的巢多由嫩枝构成,是家畜特别是骆驼的首选食物。同时,塔里木的牧民常常以砍树枝的方式牧羊,而砍伐的对象,很大一部分是白尾地鸦筑巢用的红柳林。

其次,对鸦类的捕杀,是造成白尾地鸦减少的直接原因。由于塔里木盆地石油的发现,一些石油工程队大规模进驻塔克拉玛干沙漠。由于沙漠中荒无人烟,又缺乏文化娱乐活动,工人们常常以捕鸟取乐。特别是在闲暇季节,一些外来民工由于收入微薄,为补充营养,也常常捕杀鸟类作为食物。白尾地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在人类定居点附近的垃圾堆活动,因此常常遭到捕杀。根据艾伦·休姆的记载,1874年,白尾地鸦的另外一号标本,就是外国探险者在新疆考察时,在鸟市上购得的。

新疆的不少地区还存在着对于鸦类的迷信,认为白尾地鸦能够找到沙漠中的宝藏,因此,常常有探险者跟随白尾地鸦进入沙漠“寻宝”。这种对白尾地鸦的跟随,干扰了白尾地鸦的生活与繁殖。同时,一些人捕杀地鸦,认为其有药用价值。马鸣等人曾经在喀什、库车、和田等地做过调查访问,当地人对地鸦的药用价值说法不一,大多数人认为地鸦的骨肉、血液、脑等可以治疗胃病、心脏病、关节炎等疾病。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常常捕杀白尾地鸦,将其骨肉晾干后入药以治疗麻痹、抽风。

此外,天敌的威胁是白尾地鸦数量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由于沙漠腹地出现了一些石油营地,相应地吸引了一些猛禽和猛兽,如鹞鹰、隼、狐狸、野狗等等。据石油工人反映,一旦有猛禽出现的地方,白尾地鸦的数量就会锐减。白尾地鸦飞行能力较差,奔跑速度又不如鹰、隼等猛禽,沙漠平坦的地貌又使得白尾地鸦易于被发现,因此无法逃脱天敌的捕杀。而狐狸、野狗则是白尾地鸦巢、卵、幼雏的头号天敌。马鸣的工作小组曾在沙漠狐狸的粪便中发现过大量白尾地鸦的羽毛,就是证据之一。

作为生活在沙漠中唯一的鸟类,白尾地鸦对于风沙、干旱具有独特的适应性。鸟类大多喜潮湿阴凉,塔克拉玛干的地面温度平均为70℃,白尾地鸦能够抗高温,而这些问题在仿生学、生物工程等方面,可以给人们以很多有益的启示。

世界上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尚且处于一片空白。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马鸣领导的“新疆地鸦研究小组”开始第一次系统地从事地鸦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这一工作,先后得到了全球绿色资助基金、香港观鸟会、“中国自然保育基金”和日本野鸟会及经团联自然保护基金的大力支持。从2002年开始,白尾地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绿洲学者奖励基金”及“所长奖励基金”特别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鸟盟、新疆保育基金和中国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等对其都有一定额度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支持。通过研究,研究小组已经对白尾地鸦的生活习性、分布状况和物种数量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2004年4月,由马鸣等人撰写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特有物种——白尾地鸦》一书出版,书中展示的大量白尾地鸦及其巢、卵的照片,都是首次面世。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查看全部

鸦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动冠伞鸟,南美洲两种色泽艳丽的鸟的统称。通常归入雀形目伞鸟科,但有时单列为动冠伞鸟科。…
  • 白喉姬鹟:体长11-13厘米,是一种体型小的橄榄褐色鹟。特征为颏及喉白色且成胸兜,…
  • 白颊噪鹛是雀形目噪鹛科噪鹛属鸟类,又称土画眉、小画眉、小噪鹃。成鸟额至头顶栗褐色,…
  • 蓝绿鹊:中型鸟类,共有5个亚种。体长36-38厘米。尾长,嘴、脚红色。通体羽色主要为草绿色,…
  • 嘲鸫,是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嘲鸫科几种善模仿的鸣禽的统称,共有12属36种。喙向下弯曲,…
  • 大盘尾: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鸟类,共有13个亚种。外形和小盘尾相似,但体型较大,体长约33厘米,…
  • 灰山椒鸟:体长18-20厘米。上体灰色或石板灰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斜行白色翼斑,外侧尾羽先端白色。…
  • 体小而色彩艳丽的太阳鸟。雄鸟:顶冠及上体闪辉深绿色,脸颊深铜红色,腹部黄,喉及胸橙褐。…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