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砖子苗

砖子苗,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砖子苗Mariscus sumatrensis (Retz) T. Koyama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及陕西、台湾、西藏等地。具有祛风解表,止咳化痰,解郁调经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砖子苗

别名:

关子苗、三棱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莎草目

科:

莎草科

属:

砖子苗属

种:

砖子苗

分布区域:

长江以南及陕西…

采集时间:

夏、秋季

用量:

内服:煎汤,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

归肺、肝经。


功效

祛风解表,止咳化痰,解郁调经。


主治

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相关配伍

1、治皮肤瘙痒:砖子苗、杠板归各适量,水煎外洗。

2、月经不调:砖子苗、连钱草各15g,水煎服。

3、治血崩:砖子苗20g,石灰菜、柏枝叶各10g,水煎服。(1-3方出自《精编中草药图谱4 便携本》)

查看全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秆疏丛生,高10-50厘米,锐三稜形,平滑,基部膨大,具稍多叶。叶短于秆或几与秆等长,宽3-6毫米,下部常折合,向上渐成平张,边缘不粗糙;叶鞘褐色或红棕色。叶状苞片5-8枚,通常长于花序,斜展;长侧枝聚繖花序简单,具6-12个或更多些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有时短缩,最长达8厘米;穗状花序圆筒形或长圆形,长10-25毫米,宽6-10毫米,具多数密生的小穗;小穗平展或稍俯垂,线状披针形,长3-5毫米,宽约0.7毫米,具1-2个小坚果;小穗轴具宽翅,翅披针形,白色透明;鳞片膜质,长圆形,顶端钝,无短尖,长约3毫米,边缘常内卷,淡黄色或绿白色,背面具多数脉,中间3条脉明显,绿色;雄蕊3,花药线形,药隔稍突出;花柱短,柱头3个,细长。小坚果狭长圆形,三稜形,长约为鳞片的2/3,初期麦秆黄色,表面具微突起细点。花果期4-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阳处、路旁、草地、溪边及松林下。分布于长江以南及陕西、台湾、西藏等地。


相关论述

1、《贵州草药》:“祛风,止痒,解郁,调经。治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血崩。”

2、《西藏常用中草药》:“止咳,化痰,宣肺解表。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

[1-4]

莎草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