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鸸鹋

鸸鹋 [ér miáo](学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e):是鸟纲鸸鹋科唯一物种,体高150-185厘米,体重30-45千克,寿命10年。以擅长奔跑而著名,是大洋洲的特产,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成年雌性比雄性大。鸸鹋形似非洲鸵鸟而较小,属于平胸类,没有龙骨,嘴短而扁,羽毛灰色、褐色或黑色,长而卷曲自颈部向身体的两侧覆盖。翅膀退化,完全无法飞翔。翅膀比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

栖息于澳洲森林和开阔地带,吃树叶和野果。鸸鶓终生配对。每窝产7-10枚暗绿色卵,卵长13厘米。在地面上筑巢。雄鸟孵卵约60天。体上有条纹的幼雏出壳后很快就能跟着成鸟跑。特别的气管结构在繁殖期可发出巨大的隆隆声。鸸鹋是澳大利亚的国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鸸鹋

别名:

澳洲鸵鸟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鹤鸵目

科:

鸸鹋科

属:

鸸鹋属

种:

鸸鹋

亚种:

无亚种

形态特征

鸸鹋,体高150-185厘米,体重30-45千克,寿命10年。成年雌性比雄性大。鸸鹋形似非洲鸵鸟而较小,属于平胸类,没有龙骨,嘴短而扁,羽毛灰色、褐色或黑色,长而卷曲自颈部向身体的两侧覆盖。翅膀退化,完全无法飞翔。足三趾,腿长善走。羽毛发育不全,具纤细垂羽,副羽甚发达,头、颈有羽毛、无肉垂。体健壮,腿长,同其亲属鹤鸵一样。两性体羽均为褐色,头和颈暗灰,颈部裸露的皮肤呈蓝色,喙为灰色,翅膀隐藏在残留的羽毛下,在炎热的天气,可以促进机体冷却。庞大的身体是由两个强大的灰色的三趾腿支撑。雏鸟有一个蓬松羽毛的头,身体由棕色和黑色条纹的羽毛组成。鸸鶓的跑速每小时可达50千米,被困时用三趾的大脚踢人。


栖息环境

鸸鹋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的开阔草原疏散丛林和半沙漠地区。


生活习性

鸸鹋易于饲养,被广泛引入其他国家,在中国很多动物园中都能见到。它外表很像非洲沙漠中的鸵鸟,但没有鸵鸟高大,成年雌性鸸鹋比雄性的大。体重数十千克不等,从动物分类学来说,它应属于鸵鸟类中的一种。

鸸鹋喜爱生活在草原、森林和沙漠地带,全身披着褐色的羽毛,擅长奔跑,时速可达70千米,并可连续飞跑上百公里之遥。鸸鹋虽有双翅,但同鸵鸟一样已完全退化,无法飞翔。躯干、翼被覆纤细的粗发状羽毛,呈灰褐色。以野草、种子、果实等植物及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为食。它能泅水,可以从容渡过宽阔湍急的河流。

鸸鹋很友善,若不激怒它,它从不啄人。它对食物也不讲究,主要以草类为食,也爱吃一些草蝶及昆虫。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里,鸸鹋能经常改善伙食,吃到游人喂它的面包、香肠及饼干等。当有汽车在公路边停下来时,鸸鹋毫无戒备,反而会大摇大摆地踱步而来,争抢着把头伸进车窗,一是对人表示亲近,二是希望游人能给点好东西吃。

科学研究表明,数十万年的地质和气候变迁,仍无法改变它们最初形成的原始型态,这种神奇的适应能力在自然界的进化史中是极为罕见的。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但是在开阔地区比较常见,而在山地和茂密的森林等地比较罕见。

鸸鹋分布图


繁殖方式

鸸鹋在仲夏时间配对,一对约占领30平方千米的领域。天气凉下之后,雄鸸鹋体内激素变动,食欲下降,开始在地上用树枝、树叶、树皮和草建巢。鸸鹋或出双入对,或三五成群,极少见有踽踽独行的。鸸鹋的成熟期长达3年,一只成年雌鸟只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产蛋,每次7-15枚,而孵卵的责任由雄鸟来承担。在整个孵化期间,雄性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几乎不吃不喝,表现出极强的“父爱”,它们完全靠消耗自身体内的脂肪来维持生命,直到小鸸鹋脱壳而出。每次孵化后,雄性体重会降低许多,雏鸟出壳后,仍由父亲照料近2个月。

雌雄鸸鹋每隔一两天交配一次,交配后鸸鹋会生下深绿色的蛋,蛋壳很厚,约1千克重。大约生了七枚蛋之后,雄鸸鹋开始坐在蛋上孵蛋。从此雄鸸鹋不吃不喝,每天之因需要翻转蛋的时候才会站起来10次左右。在大约8周时间,它靠体内的脂肪生存,每天只喝一点晨露。在这段时期,雄鸟不会离开鸟巢。雏鸟在出生后会跟随父亲两年。

雄鸸鹋开始孵蛋之后,雌鸸鹋继续生蛋,但是不再与它交配。雌鸸鹋一般下蛋8-10只,有时也会有10-25只。与很多其他澳洲鸟类一样,鸸鹋不是忠实的一夫一妻制,每当雄鸟开始孵蛋,雌鸟便会与其他雄鸟交配。一窝雏鸟之中,可达一半是雌鸟和其他雄鸟的产物。

有些雌鸟会留守鸟巢直至雏鸟破壳而出,但大部份下蛋后不久便会离巢,而且往往在别处再筑巢;如果天气良好,一只雌鸸鹋可以下三窝蛋。在热带北部,季节与澳洲相反,雨季在夏天,鸸鹋会在雨季前交配。据可靠的报告所述,如果雨季迟来,鸸鹋交配亦会顺延。

虽然有雄鸸鹋坚守鸟巢,但鸸鹋蛋仍然常被偷去,其中以巨蜥为甚;据估计,每五只孵出的小鸸鹋当中,有四只可以平安长至成年。

鸸鹋是早成雏,新孵出的小鸟很活跃,几天之后就可以离开巢。开始大约25厘米高,身上有棕黄色的条纹。3个月之后条纹淡化消失。鸸鹋父亲至少抚养它们6个月。

雄鸸鹋往往会收养任何流浪的雏鸟,只要这些小鸟不会大于雄鸸鹋自己的孩子。小鸸鹋长起来非常快(一周最多可以长一千克),12-14个月之后就长成大鸟。它们很多和父母继续一起生活6个月,之后分家开始抚育第二代。野生鸸鹋可以活10年,家养的可以活20多年。 [3-4]

查看全部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经济价值

成年鸸鹋体重可过45千克以上。鸸鹋食性杂,喜欢青草和昆虫,适应力、抗病力强,耐粗饲,非常适合农民户饲养。 鸸鹋全身都有很高的价值,肉鲜嫩味美,且脂肪、胆固醇的含量较低,是健康绿色食品,鸸鹋皮透气性好,韧度高,手感柔软,毛孔的突出增加了美感,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鸸鹋蛋壳呈天然的墨绿色,在鸟类中独一无二,鸸鹋蛋壳有三层颜色,分别为墨绿色、天蓝色和白色,用鸸鹋蛋壳雕刻而成的工艺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鸸鹋的毛不形成羽毛片,所以不含静电,常用高精密度的仪器的防尘扫。鸸鹋背部有个脂肪袋,每只可产油2-3.5千克,鸸鹋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现在产要用于化妆品和消炎药,对运动性损伤有很强的疗效。保健专家认为,由于鸸鹋油内含有大量的DHA不饱和脂肪酸,是新型保健食品开发的一个新亮点。 鸸鹋繁殖期从每年的9月底到次年的5月,鸸鹋一般两公配三母,在繁殖期内每只母鸟可以产蛋30多枚,蛋重可达350-450克,高峰期每三天产一枚,产蛋时间一般在下午。鸸鹋在自然中一般由公母轮流孵化,人工条件下采用人工孵化,鸸鹋的孵化期47-51天。出壳的小鸟重280克以上。雏鸸鹋经过三个月的育雏,体重可达到4-6千克,即可转入大栏饲养,不再需要人工保温,商品鸟从4月龄到11月龄,11月龄鸸鹋重30-40千克,肉、皮、油、毛均可利用,鸸鹋通常在此月龄出栏。需要留种的鸸鹋则需饲养至18-24月龄方可开产。


养殖技术

一、场地的选择和建设

人工饲养鸸鹋必须有足够的运动场地,场地必须排水良好,不积水。栏舍周围种上一些稍高大的树木以及花草,栏与栏之间最好种上1米以上的绿化带。栏舍要求通风良好,每100只鸸鹋应有100平方米的栏舍,并配置运动场面积250-300平方米。

二、日常饲养管理

8个月左右青年鸸鹋,每天需要600克左右的以玉米为主的精料,配合900克青料。每天饲喂3次,定时定量定点饲喂。青料切碎长度1—2厘米。每只鸸鹋每天需要有1千克左右清洁的饮用水。鸸鹋不能饮用被阳光晒热的水,否则易生病。在夏季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8-10个月,体重可以达到成年体重。

做好防疫灭菌工作。青饲料在切碎前,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早晨和下午喂料前,要分两次清扫栏舍。室内外以及饲养用具,每隔2周彻底消毒一次。栏舍的边水沟绿化带,每月也要消毒。工作入员、外来入员及车辆进入进入场区要消毒。

三、鸸鹋的繁殖孵化

鸸鹋适宜一夫多妻制。繁殖期,有求偶争斗,雌性以沙地掘浅坑为巢,每产10-13卵,孵化期约42天,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鸸鹋,18-24个月可以达到性成熟。鸸鹋产完蛋,当天入孵。鸸鹋的孵化期一般是49-51天,最佳孵化温度为36. 3℃,相对湿度是40%-50%。鸸鹋孵化室的空气一定要保持新鲜。鸟刚出壳的时候,重370克左右,羽毛没有长全,需要人工保温。保温一般是晚 上进行,或者下雨天进行。整个育雏室的温度控制在25℃。两个月可以完全脱温。3个月的时候,每只鸟大概平均5千克左右,即可以按青年期进行饲养。

查看全部

鸟纲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