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黑鱼

黑鱼,是乌鳢[lǐ]的俗称。乌鳢属鲈形目、鳢科 ,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类 ,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黑鳢头等。

黑鱼性情凶猛,营底栖生活,属于肉食性鱼类,喜欢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浅水区。黑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可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食用乌鳢历史悠久,其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列为虫鱼上品。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黑鱼

别名:

生鱼、雷鱼、黑…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辐鳍鱼纲

目:

鲈形目

亚目:

鳢亚目

科:

鳢科

属:

鳢属

种:

乌鳢

形态特征

乌鳢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 黑鱼 后部稍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能呼吸空气。

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部。

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较近。腹鳍短小,起点于背鳍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起点于痛鳍第15~16根鳍条下方。尾鳍圆形。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背鳍软条为49~54条,臀鳍软条为32~38条。

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与斑鳢的主要差别是: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黑鱼

在国外,乌鳢主要分布在朝鲜的南、北地区。在我国乌鳢的地理分布非常广泛,除西部高原地区外,长江流域至黑龙江流域的广阔地带均有大量分布,此外在云南省和台湾省的部分地区也有少量的分布。


生活习性

乌鳢属于淡水底栖性的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或淤泥底质的水域中,遍布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水田等水域,对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对溶氧量、水温以及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中缺少氧时,能够借助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官,在水面进行呼吸。乌鳢在0~41℃的水温下都可以生存,16~30℃是乌鳢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当春季水温恢复到8℃以上时,通常会活动于中上层的水体中;夏季时节乌鳢多活动于上层的水体中;当秋季温度低于6℃时,此时乌鳢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层的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埋在淤泥中越冬。由于乌鳢的跳跃能力很强,所以经常会发生逃逸现象,天气闷热,雨水冲击,涨水等都会造成乌鳢的逃逸。


食性

乌鳢是肉食性的鱼类,生性凶猛,食量较大。捕食对象一般随鱼体的大小而异。子稚幼鱼主要摄食轮虫、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幼鱼主要摄食水生昆虫的幼虫、小鱼小虾等;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虾类为捕食对象。捕食的鱼类在不同水域有很大的差别,但通常多为该水域的优势种群。例如,黑龙江中的乌鳢主要捕食鲫鱼、鲤鱼、雅罗鱼、鰟鮍、蛇鮈等;长江流域则以刺鳅、沙鳅、泥鳅、鲫鱼、鰟鮍类为主。此外乌鳢还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乌鳢的食量与水体温度有着紧密的关系,夏季水体温度高时乌鳢的摄食量非常大;当水温在12℃以下时便会停止摄食。


繁殖和发育

不同水域的乌鳢成熟年龄有差别,长江水系2龄成熟, 黑鱼 黑龙江水系3龄成熟。产卵期南方水域在5-7月份,北方水域在6-7月份。乌鳢的产卵场通常会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1)水草丛生的场所,底质通常为淤泥;(2)避风的浅水,静水或水流缓慢的地区。生殖季节,亲鱼会成对地活动于产卵场,非常活跃,常常会跃出水面,在水草丛中营助产卵巢,此间雌鱼和雄鱼均腹部向上排卵和排精。乌鳢属于1次产卵类型,产卵后一对亲鱼或仅雄鱼潜伏在产卵巢附近守护幼卵,不让别的鱼类或蛙类靠近,以免子代受到伤害。鱼卵孵化后,当幼苗长至3厘米左右时,活动范围开始扩大,此时亲鱼与幼鱼群聚在一起,成鱼在鱼苗周围跟随保护。经历20天左右的守护,仔鱼发育到稚鱼阶段开始散群,亲鱼才停止其护幼行为。

乌鳢绝对怀卵量约为1~3万粒。卵浮性,卵粒油黄色,具有游球,无粘性,卵径约为2.0~2.2mm。刚浮出的仔鱼全长约为4.1mm,全身遍布黑色素细胞,油球使得身体前端显著膨大,类似蝌蚪状,常卧于水面。孵化后38h,全长长至6mm左右,胸鳍、鳃裂和口此时已经出现。孵化后5昼夜,仔鱼全长到达7.4~7.5mm,卵黄囊也几经消失,开始游动摄食。孵化后32昼夜,稚鱼全长达到15.5mm,此时稚鱼的背鳍、胸鳍、臀鳍已具有鳍条。

查看全部

人工养殖

1.亲鱼池的选择

黑鱼亲鱼放养池的大小应根据每一次繁殖量的多少而定。 黑鱼 例如一次能繁殖50~70对,基本上按每10平方米放养1对的原则,则选择0.6~1亩的池塘;如果一次只能繁殖30~40对,则选择0.3~0.6亩的池塘。因为黑鱼拉网捕捞起捕率较低。一般是将池水抽干捕捉,对亲鱼刺激很大。池塘过大,亲鱼过分集中,多次抽干,多次捕捞,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多次强烈刺激,会造成亲鱼的性腺退化,影响后面几批的催产效果。所以应采取每池的放养量和每次繁殖量配套的原则选择亲鱼池的大小。池深1.5~2米为宜,水深1~1.5米,池埂高出水面0.5米以上。若池深只有1~1.2米,水深也可在0.8~1米,四周插上竹篱笆或旧鱼网围栏,高1.5米,防止黑鱼跳出池塘。

2.放养前准备工作

放养前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工作,一般采用干塘消毒。若淤泥过厚,要挖掉过多的淤泥,留下20厘米深左右。每亩用50~75公斤生石灰清塘,注水10天后可以放养亲鱼。在池中养殖少量的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供黑鱼隐避栖息,同时有防逃作用。如果选择的亲鱼是野生的,亲鱼池中可放养一些小杂鱼,规格要小,不宜过大。

3.亲鱼放养要点

亲鱼的放养关键是密度、时间和雌雄比例。密度一般按每亩放养100~150公斤,最多不超过200公斤。应按亲鱼的规格大小而定,一般在150~250尾。密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会影响亲鱼的活动空间,过低不容易驯养,特别是野生亲鱼,这些都会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时间安排于9月。9月水温在25℃~30℃,从高温逐渐转凉,有利于亲鱼越冬前的培育,摄食比较旺盛。亲鱼通过捕捞、运输,特别是野生亲鱼到了新的生态环境中,常不会觅食。而9月放养尚可通过两个多月的驯养,使之适应新环境,恢复体质,促进性腺的发育,提高雌鱼的产卵量。黑鱼放养时雌雄比例基本上按1:1混养。这时雌雄比较难以判别,所以只能说基本上放养数要比实际需要量略大一些。黑鱼亲鱼下池前用2%~3%的食盐水消毒或用浓度为30×10^-6的福尔马林溶液药浴10分钟左右,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亲鱼池。

4.黑鱼对产卵场的要求

黑鱼对产卵场的要求有两点:一、在绕湖边、塘堰、沟渠等近岸水草繁茂的场所,底质为淤泥;二、近水避风的浅水区。黑鱼产卵有营巢的习性,需要有水生植物,因此产卵场有无水草和水深状况与产卵的关系很大。据报道,在芦苇丝中黑鱼产卵时间较早,在轮叶黑藻中产卵时间次之。产卵场的水深以20~100厘米为宜。如果因涨水使岸边水草全部淹没或因枯水等造成产卵场的水深不适宜时,产卵期将延迟到恢复适当水深时才开始产卵。如果天旱水枯时间过长,产卵场得不到适当水深时,亲鱼会掘起产卵场水底的泥土,掘成适当的水深来产卵,甚至会造成不产卵。黑鱼产卵还与水温等环境条件有关。在产卵场水温高于18℃的情况下才能产卵,产印的适温范围为18℃~30℃,最适水温为22℃~27℃。水温低于18℃或高于30℃的情况下都不会产卵。通常产卵在无风晴天,下雨天和有强风的日子很少产卵。

5.黑鱼亲鱼的性腺检查

黑鱼繁殖关键是看水温,一般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就可以进行繁殖。为了达到更好的繁殖效果,在繁殖前20天左右需进行一次性腺成熟情况的检查。方法是将亲鱼池水排干,进行逐条检查亲鱼的性腺成熟程度,并按成熟程度分池放养。

检查性腺时最大的困难是雌雄鉴别。黑鱼的第二性征差异不明显,从外形上很难鉴别。特别是黑鱼人工繁殖时要采取对组繁殖(单繁),因此雌雄的鉴别十分重要。如果有一尾亲鱼选错,那么这一组就不可能进行繁殖。

雌雄鱼的特征:在此介绍黑鱼雌雄鉴别的几个外形特征:一眼看去,雄鱼与同长的雌鱼相比,腹部较瘦,身体较狭长一些;雄鱼背鳍和尾鳍比雌鱼要宽、长一些;体色较深黑,成熟时腹部两侧多数呈暗紫红色;生殖孔白色较为狭小。

雌鱼的特征:雌鱼的生殖孔突出,为鲜红色、红色,呈圆形、椭圆形,直径0.6~1厘米,生殖孔较小则尚未成熟。成熟的雌鱼胸腹白色膨大丰满,腹部向上,圆而松软,中间凹陷,卵巢轮廓明显;胸鳍、腹鳍呈黄白色、灰白色。

雄鱼的特征:雄鱼身体两侧体色呈暗紫红色,腹部有较多的黑色斑点,比雌鱼瘦小。雄鱼生殖孔比雌鱼稍大,呈淡红色,胸鳍、腹鳍呈蓝黑色的条纹。雄鱼比雌鱼的体色黑而鲜艳。

雌雄亲鱼的区别:

一、体形:雌鱼腹部膨大突出、圆滑松软。雄鱼腹部较小,肥软。 黑鱼

二、体色:雌鱼胸部鳞片呈乳白色,亦有的个体呈淡黄色,腹部无黑斑,体色较淡。雄鱼胸腹部有较多的灰黑色、蓝黑色花纹,体色较深,充分成熟时体侧呈现出暗紫红色。

三、生殖孔:雌鱼生殖孔大而突出,为圆形、椭圆形,呈粉红色,充分成熟时鲜红色,生殖孔突出。雄鱼生殖孔狭小而微凹,呈三角形,充分成熟时呈淡红色,红色圈较小。

检查时操作要谨慎,动作要轻,速度要快,防止损伤亲鱼和过强刺激亲鱼,防止流产。

1.人工育苗

(1)亲鱼培养:入冬前,收购水库野生和人工养殖的体重1000克以上体质健壮的乌鳢作为亲鱼,放入暖棚池塘培育。600组亲鱼,雌雄比1:1,同时,放养13.2~19.8厘米白鲢100千克,作为乌鳢种鱼饵料。暖棚面积30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0.6~1米。

(2)人工催产:5月11-29日,分7批挑选成熟度好的亲鱼共514组,平均尾重1.6千克,按1:1雌雄鱼配对,每个产卵箱放1组。采用绒毛膜、促排卵2号和地欧酮作催产剂。根据每组鱼的重量配药逐尾注射,采用两针注射方法,间隔14~24小时。种鱼注射后,周围环境需要安静,并且要有遮盖物遮盖,水温23~25℃,经过30小时左右,种鱼开始陆续产卵,种鱼产完卵后不能马上移卵,利用种鱼的护卵习性,提高卵的孵化率,过1~2天,把发育正常的受精卵捞到孵化池里进行孵化培育。

(3)饵料培育:利用土池培育天然饵料,面积2~4亩,最好两个以上池塘,施用肥水膏、光合细菌等肥水,浮游动物的繁殖盛期要与鱼苗的开口摄食时间一致,可以从水色、透明度上进行判断,当水色转浅、呈现灰白色,或透明度增加时,为最佳捞取浮游动物时机。

(4)卵的孵化:孵化期间,早晚各换水一次,排除池内一部分旧水,同时注入一部分清洁的新水。刚孵出的鱼苗,以自身卵黄为营养。过4~5天依鱼苗吃食量为准进行投饵。主要投喂自繁的天然饵料,采用200目筛绢网捞取池塘中培育的浮游动物,再用100目筛网滤掉大型浮游动物,将滤出的小型浮游动物洗净消毒,足量投喂。自繁的天然饵料不足时,可购买轮虫投喂,当鱼苗长至1厘米后,主要投喂加工的鱼浆。在水泥池中培育15天左右,鱼苗长至2厘米,选择晴天无风时候转入户外池塘培育。

2.苗种培育

(1)夏花培育:池塘需要提前肥水,根据摄食情况科学投喂优质饵料, 黑鱼 主要投喂海杂鱼。前期,投喂打碎的鱼浆,每天投喂4次,数量根据鱼苗吃料情况逐步增加。保证饵料充足的同时,要严格注意水质,每天检测溶氧量、pH值、水温、氨氮等理化指标。7月13日开始,夏花陆续出池分塘。

(2)秋片培育:放养密度每亩按1万尾左右投放。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投喂保肝中药,饵料主要是海杂鱼,采取定点、定时、定量投喂,同时要管理好水质。进排水口安装结实的防逃网,水面上方设置防鸟设施,在每个池塘上方拉5~6条均匀分布的细绳,每条细绳间隔2米左右系上彩色飘带,飘带随风而动,投影到水面上,防止水鸟掠食鱼苗效果很好,成本低于防鸟网。10月中旬左右停料,开始准备秋片鱼苗的越冬。与四大家鱼养殖越冬不同的是:池塘结冰后,每亩必须安装一个80瓦左右的小型增氧泵,设置好输气管和散气石,利用气泡的搅水作用,形成一定面积的无冰区,防止池塘全部被冰面封死。遇到下雪时,要及时清除冰面上的雪,以保持冰面的透明度,否则,越冬成活率极低。

1.养殖前的准备

一、池塘

黑鱼池塘应采光良好、通风,进、排水方便,池深2~25米,水深1~1.5米,池底为泥质,淤泥深10厘米,面积不超过2亩。

二、水源

湖水、水库水、井水等均可,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 黑鱼

三、进、排水口

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塘边的浅水处要种上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便于遮挡阳光。同时还能净化水质,调节水温。在投放鱼种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

2.养殖管理

一、鱼种放养

鱼种选用长10厘米以上、规格一致、无伤无病的小黑鱼。9~10月上旬放养鱼种为好,年后放养应在3~4月。鱼种下塘前7天进行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一般用5%的食盐水浸泡。一般每亩放养体长10~15厘米鱼种1500~2500尾,并可套养200~250尾大规格花白鲢鱼种,用其孵化的鱼苗供黑鱼食用。

二、饵料投喂

投饵要做到“四定”,每天投喂2次,饵料以鲜活物(如淡水和海水小杂鱼、虾)为主。黑鱼在吃食旺季,投饵量大约为鱼重的8%,高者可在10%以上;吃食淡季为3%~4%。如果活饵料不足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其成分为:野杂鱼肉酱、大豆粉、花生粉、酵母粉加少量黏合剂、维生素及适量微量元素,饵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必须在40%以上。

三、日常管理

(一)每天早晚要巡塘,细心观察黑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有无浮头预兆、有无病鱼等,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每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1次,用量:生石灰每次每亩水面用5~10公斤,溶于水后泼洒;漂白粉每次每亩水面用250克,溶于10~15公斤的水中,全池泼洒。三、春季每7天换水1次,高温季节,每3天换水1次。

黑鱼疾病的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在整个养殖期间,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鱼种下塘1月后消毒1次,以后每隔半月消毒1次。消毒药物有: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生石灰、漂白粉等,用量根据水质情况及药物使用说明而定。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大蒜素、三黄散等,有利于增强黑鱼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在养殖期间要多注意观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黑鱼

一、寄生虫病:

1.车轮虫病

病害特点:主要危害乌鳢的鱼苗鱼种阶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4~7月较流行,适宜温度20~28℃。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情况易于发病。患病鱼离群独游,鱼体消瘦,粘液增多,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游动缓慢,鱼苗可呈“白头白嘴”症状,呼吸困难而死。镜检病鱼鳃丝、体表或鳍条可见大量的车轮虫。

防治措施:(1)每亩用125~150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虫卵和幼虫;(2)水深每米每亩用苦楝树叶30kg煮水全池泼洒;(3)用0.6g/m3硫酸铜全池泼洒;(4)7~8月份高温季节可以用低剂量的硫酸铜泼洒,连泼2天。

2.小瓜虫病

病害特点:该病流行于春秋季,水温15~28℃较为流行,对乌鳢的年龄无严格选择性。小瓜虫病借助于胞囊及幼虫传播,刚孵出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养殖密度大,水质差的池塘容易发生,无特异宿主,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寄生于皮肤、鳍条、鳃等部位。病鱼体表和鳃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包囊,肉眼可见,故又称白点病。鱼体消瘦发黑,严重感染时,病鱼头部,身上,鳍条等处有许多小白点状包囊,并伴有大量粘液,似有一层薄膜,表皮糜烂、脱落。病鱼在水中反应迟钝,游动缓慢,浮游于水面,不时与固体物摩擦,最后呼吸困难而死亡。

防治措施: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据介绍在疾病早期可以采用下列任一种方法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亚甲基蓝0.3~0.5mg/L全池泼洒,每3~4天1次,连用3次;福尔马林15~25mg/L全塘泼洒,隔天1次,连用3次;全池遍洒敌瓜虫,每立方米水体放5克药。平常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鱼体抵抗力,是预防小瓜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3.碘泡虫病

病害特点:在幼鱼、成鱼中均有发现,严重的发生在成鱼体内,病鱼在水面打转,体色发黑无光泽,腹部肿胀,解剖时有淡黄色腹水,幼鱼肾脏有少量碘泡虫的孢囊,白色圆形,成鱼则长满碘泡虫的孢囊,白色或淡黄色,圆形或椭圆形;在成鱼肾脏的前肾至后肾全部长满孢囊,成了孢囊群,肾脏成了直径为2厘米左右的圆柱体,肾脏被捣毁,而导致腹水积聚,直至死亡。感染率在90%以上,流行于5~8月。

防治措施:此病只能预防,治疗尚无良药,初期可以控制,重者无法治疗。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底层淤泥中的孢子,最好施石灰后的第二天翻动底泥;病鱼、死鱼收集起来,烧毁或深埋远离池塘处,深埋时洒上生石灰或漂白粉;5~9月,每隔半个月用0.3~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作水质消毒;鱼种用1毫克/升晶体敌百虫药浴3~10分钟,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病鱼池在饲料中拌服“孢杀”,连用3~5天,外用灭虫精全池泼洒,隔3天后再用“强效碘”全池泼洒,连用2~3天。

二、细菌病

1.诺卡氏菌病

病害特点:诺卡氏菌病又称为乌鳢结节病,由诺卡氏菌引起,诺卡氏菌为以腐生为主的革兰氏阳性丝状杆菌。感染诺卡氏菌的病鱼起初并没有明显症状,仅表现为食欲下降,反应迟钝,上浮水面。随着病情加重,体色变黑并伴有出血现象,眼球突出或外缘混浊,腹部膨大,真皮下形成脓疮,有干酪状坏死,鳃上有棉絮状结节,最明显是脾和肾上有明显肉眼结节(肉芽肿),肝、心包和鳔上偶尔也可见。本病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成鱼养殖池中多发于高温养殖期。

防治措施:口服药须同时使用抗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与抗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并通过口服添加维生素,结合外用药物,先用氧化类杀菌药,后使用非氧化类的杀菌药。可以依照以下具体方案进行:首先大量换水,将池水的3/4排出,加入新水。再用三氯异氰脲酸0.3克/米3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用两次。同时用罗红霉素拌饲投喂,用量为每千克鱼体每天用0.1克,连续服用5~7天;并加以维生素C护肝,用量为1%的预混料每天每千克鱼体用0.2克。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先和蛋清混合,成浆糊状,再粘在饲料鱼表面稍干后投喂。

2.出血性败血症

病害特点: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或温和气单胞菌引起,可发生于乌鳢养殖的各个阶段,发病的适宜水温在27~30℃,7月中旬-8月下旬高温季节为高峰。患病鱼不吃食,漫游于水面,反应迟钝,体色发黑并伴有出血现象,病鱼的鳍基和下颌到肛门的腹部发红,有出血条纹,鳞片松散易脱落。有些病鱼还伴有眼眶充血和肌肉充血现象,严重时腹部肿胀,剖开腹部,体腔内有血腹水,肝脏色变淡有的呈苍白色,肝脏上有明显的出血点或淤血块,胆囊肿大且呈深绿色,脾脏色深为紫黑色,胃肠道内无食,且胃肠道充血而发红。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防治措施:预防为主,去除池底过多淤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提高水位,增加换水次数,保持水质清新;投喂新鲜优质饵料。发病时,按每15天施放生石灰或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全池泼洒一次。病情严重时隔1~2天再泼洒一次。同时内服氟哌酸(诺氟沙星)20~50mg/kg,每天1次,连用3~5天,或氟苯尼考20~50mg/kg,每天1次,连用3~5天。

3.腐皮病

病害特点:该病由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传染率和死亡率均高,发病季节主要在越冬后,常继发水霉,梅雨季节和9~10月份为高峰期。患病初期体表某些部位出现红色出血点,出血处鳞片脱落,露出皮肤;随病情发展患病部位皮肤溃烂,露出肌肉,溃烂处有出血和脓液,解剖可见肝脏有出血点及脾脏颜色变浅,其它内脏正常。本病的病程长,常与出血性败血症并发,其发生与乌鳢的相互攻击、机械损伤及体外寄生虫的寄生性损伤等有关。类似白鲢打印病,发病部位不定,但以头顶部、下颌部、背部为多,病灶溃烂、红肿或脓肿,严重时烂及肌肉和骨骼,但食量不减少。

防治措施: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投喂新鲜动物饲料或营业全面的配合饲料,经常注入适量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可用福尔马林20~40mg/L或含卤消毒剂全池泼洒,然后用五倍子0.1~0.2g/m3在进食周围挂袋。土霉素拌料(2g/kg)投喂,连续喂5~6天。

4.腹水病

病害特点:腹水病的病原为费氏枸缘酸杆菌。是近几年乌鳢较为严重的细菌病,不同规格不同性别的乌鳢可发生该病,该病传播迅速,发病急,发病率为2%~80%不等,死亡率高。主要发病时间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流行高峰期水温为20~32℃。患病初期,病鱼食欲下降,有时在水面窜游,体色变黑,随后,病鱼在水面乱游,不摄食,不怕人,眼球外突,局部鳞片脱落,并有点状出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剖检,皮下积水,肌肉水肿,有多量清亮腹水,肝黄色,触之如泥状,肠道出血,局部坏死。

防治措施:放养鱼种及饲养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水鱼体受伤;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和鱼体受伤,避免投喂变质饵料;发病初期,连续三天用强氯精、聚维铜碘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或用0.3~0.5mg/L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杀灭水中的致病菌,同时用内服药物制成药饵进行投喂,杀灭鱼体内病菌,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三、真菌病

1.流行性溃疡综合症 黑鱼

病害特点:该病由各种不同的丝囊菌引起,是流行于野生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类的季节性疾病,往往在低水温(18℃~23℃)时和大降雨(加水)之后发生,成鱼的发病率高于鱼种,鱼种死亡率高于成鱼。患病鱼早期症状是不吃食,鱼体发黑,漂浮于水面或不停的游动,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后期乌鳢的头部、腹部、背鳍或尾部严重溃烂,出现较大的红色或灰色的溃疡,并常伴有棕色的坏死;头部从吻端致眼睛溃烂并相连,腹部溃烂成“洞穴”状,严重时可见内脏;解剖可见消化道无食物,肝脏呈黄色。

防治措施:(1)防诱发,低温期不加水换水,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控鱼塘水质,尤其要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2)增强抗病力:流行季节内服如“LY—生命素”、“低聚糖”、“营养快线”等可提高体质;使用如“碧水安”、“速解安”、“福地安”等泼洒改良水质可增强抵抗;(3)预防消毒:流行季节下大雨之后,建议用“慧碘”+“舒肤康”消毒抑制侵入丝囊霉菌、细菌感染;(4)生物治疗,通过在鱼池建立控制丝囊霉菌的微生物系统可使被感染的生鱼不死并逐步修复伤口,但在土池中应用效果不明显;(5)药物治疗,建议防治处方:第一天全池泼洒“出血停(或杀车灵)+二硫氰基甲烷”,第二天全池泼洒“聚维酮碘”,病情严重时第三天再用“植物源灭毒王”全池泼洒一次,同时口服“穿梅三黄散+出血克星+新肝宝+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

2.水霉病

病害特点:该病由水霉菌或绵霉菌感染伤口引起,主要发生于水环境恶劣或水温较低(15~20℃)时,特别是阴雨天,水霉菌多是腐生性,大多因捕捞、运输、体表寄生虫侵袭等导致发病,可造成大批死亡。乌鳢水霉病在乌鳢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生,是乌鳢越冬期间最易感染危害较重的疾病。患病鱼鱼体消瘦,摄食能力降低或厌食。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仅体表局部有一些灰白色。随着病原体的蔓延,体表出现点状血斑,病灶部位黑色素消褪,出现灰白色区域。鱼体失去光泽,离群独游,常滞留在水面或水草丛中、食台旁边。严重时,鱼体病灶部长出棉絮状的菌丝,组织坏死。病鱼体表粘液增多,焦躁不安,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防治措施:避免鱼体受伤,捕捞、运输后用2%~5%食盐水浸泡鱼体5~10分钟,食盐400g/m^3和小苏打400g/m^3合剂,浸泡病鱼24小时,或以此浓度全池泼洒;治疗时,用0.3~0.5g/m^3的亚甲基蓝全池泼洒,连用2天;或用30~5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或水深1m每亩用水霉必康(硫代钾酸铵)120~150g全池泼洒。

四、病毒病

弹状病毒病

病害特点:该病是由弹状病毒引起,水温较高(27~30℃)的时候容易引发此病;一般发生该病的池塘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都很高,较大的养殖密度较大和投料过量也也容易发生此病;发生弹状病毒病的乌鳢,鱼在水中乱窜、打转,发病也很急,患病杂交鳢主要症状表现为肝脏、脾脏肿大、表明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鱼鳔血管严重肿胀,整个鱼鳔都被出血斑块覆盖。

防治措施: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做好预防工作,合理的养殖密度、保证水质良好、放养前进行必要的检验检疫。也可以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控制来控制该病毒病,如用优质苗种,降低养殖密度、高温时要注意水质调节,不要投太多饲料。当然预防工作最重要,早期可以用一些刺激性小的消毒剂,使用氟苯尼考加三黄粉加维生素C等预防病害发生。平时要有防病的意识,可以用一些中草药加多维拌料投喂以增加免疫力。

乌鳢对病害的抵抗力很强,只要养殖过程中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对症下药”,就能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查看全部

研究现状

过去很多学者对乌鳢的分类、分布和生态做过了大量研究,将乌鳢分为三个亚种:乌鳢指名亚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及北至辽河流域;黑龙江乌鳢,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白乌鳢,主要分布在四川嘉陵江。 黑鱼

对于白乌鳢的定位问题,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探讨。白乌鳢除身体为白色与普通乌鳢体色有差异外,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与普通乌鳢性状相一致,白乌鳢和普通乌鳢应该属于同一个种。黑龙江乌鳢与普通乌鳢和白乌鳢相比,其背鳍条、臀鳍条以及侧线鳞数目都较多,黑龙江乌鳢是位于梯度群的最顶端。黑龙江流域与辽河在更新世末,由于小兴安岭和松辽分水岭的出现开始产生了隔离,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辽河以北的乌鳢种群逐渐演化为一个亚种的可能性很大。白乌鳢与普通乌鳢比较,除体色差异外,其背鳍条数,臀鳍条数和侧线鳞数目都没有截然的分界,而是呈现连续变异。从 LDH 同工酶表型看,乌鳢和白乌鳢的血清和晶状体表型几乎是相同的,血清酯酶也完全相同,染色体组型也没有明显差异。另外,乌鳢与白乌鳢分布于相同的地理区域,且白乌鳢数量非常稀少,而普通乌鳢为优势种群,因此白乌鳢不能成为一个亚种,只能认为是乌鳢的变异个体。

用酶消化乌鳢鱼体加工处理制成“乌鳢口服液”,富含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乌鳢复元汤对于大鼠术后切口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功效,并且可以提高切口愈合的质量,促进大鼠机体的恢复速度。

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乌鳢体表粘液中的抗菌肽活性,然后利用不同浓度的抗菌肽来研究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抗菌肽对爱德华氏菌,溶藻弧菌 ,哈维氏弧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成功纯化了乌鳢 IgM 抗血清免疫球蛋白,为研究乌鳢的免疫机制 、乌鳢的血清学检测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以乌鳢为研究对象,成功分离纯化处理乌鳢胰蛋白酶,对其性状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克隆技术得到了乌鳢胰蛋白酶原基因的全序列,通过序列分析了解胰蛋白酶的基因特性,这为以后研究鱼类胰蛋白酶的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乌鳢的性腺进行了 H-Y 抗原的检测。结果表明,乌鳢的雄性个体吸收 H-Y 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雌性个体的吸收水平。表明,H-Y 抗原与性别相关。

由于乌鳢属于肉食性鱼类,生性凶猛,过去一直被视为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危害而遭到捕杀,致使其野生种自然资源日渐减少。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营养需求和消费意识的提高,该鱼种在国内外市场日趋畅销,特别是两广和港澳地区把乌鳢视为高级补品,如今在国内乌鳢己成为特种养殖品种之一。虽然乌鳢抗病能力比较强,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也很容易爆发水霉病、腐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腹水病、烂鳃病、车轮虫病等疾病,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根据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中国五大淡水湖乌鳢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五大淡水湖乌鳢种群各自享有不同的单倍型,遗传多样性水平总体不高。

利用微卫星技术研究中国乌鳢群体的遗传特性,其研究结果对于中国北方野生乌鳢群体的进化和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查看全部

营养价值

乌鳢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 黑鱼汤 ,乌鳢肌肉中含有17.63%的粗蛋白质(高于我国的四大淡水鱼类),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占总量的77.07%,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9.73%,4种鲜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为31.01%,这可能就是乌鳢味道鲜美的原因。乌鳢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为17.63%(雄性)、18.89%(雌性),含有18种的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含量都较高,利用氨基酸评价模式发现,雌雄乌鳢各部分必需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雄肌肉为53分,雌肌肉为50分。乌鳢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16.94%)高于鳜、草鱼、鲢、鳙、中华鳖、带鱼、对虾和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

乌鳢是低脂食物,肉味鲜美,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特别适合滋补调养。目前的研究发现乌鳢中脂肪含量较低,养殖中饲料营养水平对乌鳢质量增长率影响为:蛋白质>无机盐>糖类>脂肪,脂肪表现为最低。

乌鳢肌肉及骨骼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K,Mg,Ca,zn,Fe,Cu.Mn,Ni,Cr等微量元素。乌鳢体内发现的Fe,Zn两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鲤鱼、鲢鱼、鳙鱼和虹鳟。乌鳢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丰富,特别是K,Mg和ca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肌肉兴奋的基本元素,此类矿物质含量丰富,可能还与乌鳢的抗炎、抗疲劳等功效相关。

查看全部

鲈形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虾虎鱼是虾虎鱼科各虾虎鱼种类的统称。它们每一种都有符合各自特征的名字,…
  • 旗鱼在分类上为鲭亚目、旗鱼科、旗鱼属,常见的有东方旗鱼和灰旗鱼两种。…
  • 黑尾宅泥鱼,体呈圆形而侧扁,吻短而钝圆。口中型;两颌齿小而呈圆锥状,靠外缘之齿列渐大且齿端背侧有不…
  • 眼镜鱼Mene maculata,眼镜鱼科下仅有的一种。主要栖息于较深的水域,有时会游到沿岸水域觅食,…
  • 红笛鲷是笛鲷科、笛鲷属鱼类。体被大栉鳞。背鳍Ⅻ-14,臀鳍Ⅲ-9,胸鳍17,腹鳍I-5,…
  • 带鱼是鲈形目带鱼科带鱼属的鱼类,俗称刀鱼、白带鱼、牙带鱼、裙带、肥带、油带等。体延长呈带状,甚侧扁,…
  • 黑鲷是鲈形目鲷科棘鲷属的一种硬骨鱼,俗称海…
  • 非洲凤凰是最早从马拉维湖出口的慈鲷之一。体长约15厘米,捕食性鱼类。幼鱼为鲜黄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