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雏鸡

雏鸡:刚孵出的鸡。0天-50天为雏鸡。刚出壳的雏鸡体内有足够的卵黄,3―5天内可供给雏鸡部分营养物质,雏鸡的培育是养鸡产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由于雏鸡抵抗力较弱, 容易由种种原因造成死亡。雏鸡的成活率直接影响着养鸡产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因此, 雏鸡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需要养殖者有充足的耐心观察雏鸡的时刻表现, 并能够及时拿出对策, 解决雏鸡在培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雏鸡

定义:

刚孵出的鸡,天…

日龄:

天天

雏:

刚孵出的,幼小…

释义

雏鸡 chú jī

字意:

雏:刚孵出的,幼小的鸡

鸡:一种家禽,公鸡能报晓,母鸡能生蛋 孵雏鸡:刚孵出的鸡

0天-50天为雏鸡

50天-150天为育成期

150天-成年期

查看全部

区别

健康雏鸡绒毛整齐清洁,富有光泽;腹部平坦、柔软;脐部没有出血痕迹,愈合良好,紧而干燥上有绒毛覆 雏鸡 盖;病雏绒毛蓬乱污秽,缺乏光泽;腹部膨大突出,松弛;脐部突出,有出血痕迹,愈合不好,周围潮湿,无绒毛覆盖明显外露。

健康雏鸡活泼好动,眼大有神,脚结实;鸣声响亮而脆;触摸有膘,饱满,挣扎有力;病残雏鸡缩头闭目、站立不稳、怕冷;尖叫不休;触摸瘦弱、松弛,挣扎无力。

健康雏鸡体重符合该品种标准,雏鸡出壳体重因品种、类型不同,一般肉用仔鸡出壳重约40克,蛋鸡为36到38克;病雏体重太重或太轻,雏鸡腹部膨大卵黄吸收差体重过重,个体瘦小,体重过轻。

孵化正常的情况下,健雏出壳时间比较一致,比较集中,通常在孵化第20天到20天6小时开始出雏,20天12小时达到高峰,满21天出雏结束;病雏往往会过早或过迟出雏,出雏时间拖得很长,孵化第22天还有一些未破壳的。

查看全部

养殖技术

一、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形干燥,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之处。笼舍的高应在1.2米左右为宜,笼舍要有活动室、产蛋室(窝)、饲喂室等,饲喂室要有水槽和食槽,运动场用网封闭,以防外逃。

二、选种

常见品种有中国环颈雏鸡、左家雏鸡、黑化雏鸡、浅金黄色雏鸡、白雏鸡、特大型雏鸡等。优质雏鸡身上的黑白斑点大而稀疏,排列均匀如同花生米大小。优良雏鸡的羽毛显得松软、丰厚,给入其肉质脆软之感;年龄愈小头与体愈偏圆,嘴、足、尾愈短。

三、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鸡苗注意保温度,1—3日龄为40—35℃,4—5日龄为34—33℃,6—8日龄33—32℃,9—12日龄32—30℃,13—20日龄为30—28℃,以后可为常温。在实际操作中,保温以在箱内自由活动、非常活泼为准。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冬季,一定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关系。

开食时先用0.01%~0.03%高锰酸钾水滴喂数滴,1天后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匀饲喂。根据营养、饲料需要量及饲料配方,制作质地较软的饲料。1—2周龄时,每3小时喂1次,每日喂5—7次;3—5周龄时,每4小时1次,每天喂4—5次,5周龄后每天3—4次,以后正常饲喂。

及时调整饲养密度。1-10日龄50-60只/米2;10—20日龄 30—40只/米2;20—40日龄20只/米2;40-56日龄10只/米2 。用剪刀或电热断喙器及时断喙。

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商品堆鸡的饲养,除发情期前后外,都以含动物蛋白质较少的饲料为好。在饲养过程中,保证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蛋用雏鸡 舍10-23℃为宜,肉用堆鸡舍21-25℃为宜。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雨季节可在舍内及运动场多设栖架,避免潮湿对难鸡带来的不良影响。

青年难鸡的最适合饲养密度为每平方来3只。公母要分群翻 乔,公母比例为1:3, 150日龄后合群。运动场为10 米2只,每群200只。蛋用堆鸡最好在180日龄时开产。

五、产蛋难鸡的饲养管理

在产蛋高峰期,雏鸡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23%—26%,比普通家鸡高,饲料以全价优质配合饲料为主。应保证充足的青饲料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意适当增喂沙砾,供给足49、清沽的饮水。

产蛋期难鸡每天保证16-18小时光照。每平方米设3瓦的灯泡,离地2米高。鸡舍要保持凉爽。配备足够的产蛋箱,严禁惊吓鸡群。

查看全部

饲养管理与防疫措施

要实现雏鸡饲养工作水平的提升, 饲养人员应加强对雏鸡饲养管理工作的认识,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在雏鸡育雏前, 养殖人员应注重养殖鸡舍的消毒处理, 如使用福尔马林、百毒杀等消毒试剂进行消毒处理, 并保证养殖鸡舍的温度与湿度。育雏阶段除抓好饲养密度、温度、湿度、通风、光照、饮水等方面饲养管理方法的措施外, 还要很好把握免疫时间及免疫操作要点。

(2) 养殖人员应注重雏鸡的饲养水平优化, 针对前7d的雏鸡, 养殖人员应用凉开水饲养, 并添加一定量的多维。而在喂食初期阶段, 针对雏鸡消化机能不健全的特点, 应选择专用雏鸡颗粒饲料进行喂养,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食方案, 每天分成5次或者6次喂食。针对体质较弱的雏鸡, 养殖人员还应进行分别喂养, 在半夜适当添加喂食。

(3) 雏鸡养殖阶段, 饲养人员还应就雏鸡育雏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如在育雏初期, 养殖人员应采用较高的问题, 尤其是部分体制较弱的育雏。之后当初级饲养发展至小群饲养阶段时, 其应当保证该时期的温度高于大群饲养阶段的温度。同时, 在夜晚应保证温度高于白天, 阴天高于晴天,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保证雏鸡分布均匀性。一旦出现温度过冷时会发生雏鸡之间的相互挤压及尖叫情况, 温度过高会导致雏鸡的饮水量显著提升。

(4) 养殖人员还应尽可能的保证育雏湿度。养殖舍湿度较低会导致雏鸡体内水分过度蒸发, 养殖舍内也会出现尘土飞扬情况, 易造成雏鸡呼吸道疾病的出现。而当养殖舍湿度过高时, 又会造成养殖舍中的微生物过度繁殖, 对于雏鸡生长健康及生长速度造成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 养殖人员应当将养殖舍中的空气湿度控制在65~70%。

养殖人员要保证养殖工作质量就应注重养殖过程中防疫措施的应用, 通常采用的防疫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采用何种程序和方法对雏鸡进行免疫要看具体鸡只的品种特点、大小等因素。

(1) 注重颈部皮下防疫措施的应用。针对超过1日龄雏鸡, 养殖人员应对雏鸡进行马利克氏病毒疫苗的接种。养殖人员在注射疫苗时应将注射位置控制在雏鸡颈部1/2处, 并用手握住雏鸡脖子。之后将针头从拇指和食指间向下插入, 利用该方式进行疫苗注射能有效避免出现鸡头浮肿情况。但在疫苗注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避免疫苗流出, 当发生疫苗流出现象时应当进行疫苗补充。

(2) 由于雏鸡眼部周围存在部分淋巴组织, 而这部分淋巴组织对于雏鸡眼鼻部、呼吸系统的免疫实现有重要作用。所以养殖人员应将疫苗从雏鸡眼睛或者鼻子处滴进, 使疫苗通过呼吸系统进入雏鸡身体, 以此产生相应抗体, 实现局部免疫。

(3) 肌肉注射也是雏鸡防疫工作中的重点, 其主要是指在鸡胸位置或腿部位置进行疫苗注射。但在鸡胸处进行疫苗注射时, 应注重针头刺入深度, 刺入过深可能对雏鸡内脏造成伤害, 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雏鸡死亡。但当注射深度过浅时又会导致疫苗外泄。养殖人员在运用以上防疫措施时应根据雏鸡品种与大小进行合理选择。

查看全部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措施

在雏鸡的培育过程中, 温度较低会使雏鸡难以维持体温, 造成雏鸡冻死现象;温度较高会在通风过程中造成雏鸡感冒, 诱发雏鸡死亡。雏鸡培育室内若不经常通风就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浊, 影响雏鸡的呼吸健康, 又容易滋生细菌, 再加上雏鸡的抵抗力较弱, 就易产生感染疾病的情况发生。在一些雏鸡培育的场所, 养殖者往往贪图节省, 用潮湿或发霉变质的饲料饲养雏鸡, 造成雏鸡发生肺炎, 如不及时隔离治疗将引起肺炎的传染, 造成雏鸡培育的重大损失。有些养殖者因怕雏鸡受冻, 而将雏鸡培育室的温度调高, 不通风换气, 导致部分雏鸡被闷死。过高的温度易使雏鸡产生脱水的情况, 并最终导致鸡爪干瘪, 发育不完全。因此, 在培育雏鸡的过程中, 温度是关键。培育雏鸡所采用的温度应当随着气候、雏鸡生长阶段、雏鸡体质等情况灵活改变。在通风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吹过堂风, 避免冷风直接吹向雏鸡。湿度也是影响雏鸡生长的因素之一, 根据雏鸡的日龄要灵活掌握雏鸡培育的湿度。

雏鸡在运输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水和饲料供给不足的情况。由于雏鸡饮水能力较差, 或饮水器孔发生堵塞, 导致雏鸡没有及时补充水分, 造成雏鸡脱水。雏鸡饮水不足, 造成脱水的症状表现为雏鸡体重较轻、鸡爪干瘪、或晕倒死亡等现象。按照培育规定, 雏鸡在出生24h内就应当开始饮水, 避免雏鸡因饮水过迟而产生饥渴现象, 应从雏鸡不感到口渴时就准备好饮水器和充足的水, 使雏鸡能够增加新陈代谢。

雏鸡的饲料在供给时应当考虑到饲料本身的营养含量, 单一的饲料饲养会使雏鸡的营养得不到均衡, 造成部分营养成分的缺乏症, 继而发展成为相关的疾病, 降低雏鸡的成活率, 达不到雏鸡高效饲养的目的。

雏鸡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下易引发相关的疾病, 因此在雏鸡的饲养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添加, 使雏鸡能够营养均衡, 健康成长。在雏鸡营养缺乏的情况中, 缺乏VD会引起雏鸡发育不良, 腿脚软弱无力易变形;缺乏VE和硒会引发雏鸡患白肌病。在雏鸡培育过程中, 要既要保持水与饲料的充足, 又要从饲料着手补充雏鸡缺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避免雏鸡因营养缺乏造成大面积死亡。

雏鸡在培育过程中易发生挤压的情况, 挤压情况的发生大多是由于雏鸡密度过大, 当室温骤然降低的时候雏鸡容易发生抱团的现象进行取暖, 因而造成雏鸡挤压状况的发生;在雏鸡运输过程中, 搬运时常出现箱体倾斜, 造成培育箱内雏鸡发生挤压;或者是在缺水缺粮的情况下再次喂食时, 雏鸡易产生争先恐后的进食现象, 发生拥挤。因此, 在雏鸡培育过程中, 雏鸡的密度一定要根据雏鸡生长的阶段, 和现阶段的情况酌情按照规定进行安排, 准备充足的饮水器和食槽, 避免因进食发生的挤压现象。

由于雏鸡体型较小, 身体素质较弱, 因此在给雏鸡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将药量计算准确, 避免药量过大使雏鸡发生中毒现象。在给雏鸡饲料中添加药物时要做到搅拌均匀, 使每只雏鸡的摄入量都能够平均。有些药物无法融入水中, 这就要求养殖者在药物供给时要杜绝雏鸡饮水, 避免药物在饮水器中沉淀, 造成一些雏鸡药物摄入量较大, 引起中毒现象。在雏鸡养殖的环境里, 最大的天敌就是老鼠, 因此, 养殖者应当及时消灭老鼠, 从根本上保证雏鸡的生存安全。

查看全部

雏鸡死亡原因分析

由沙门氏菌引起, 第一周雏鸡死亡率较高。鸡白痢的主要症状为消瘦, 白色石灰样下痢, 也有一些患病鸡死亡时没有明显症状。 控制该病主要措施是要严把进雏质量关, 不要孵化场的带菌鸡苗, 加强消毒和日常管理, 低温可诱发鸡白痢暴发, 要保证鸡舍适宜的温湿度和雏鸡密度 (温度第一天33~35℃, 之后约每二天降低0.5℃, 有经验的管理者看鸡雏分布均匀状态施温度, 湿度65%~70%, 第二周开始降低) ,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沙门氏菌的药物 (左旋养氟沙星等) , 以最大限度减少鸡雏死亡。

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育雏温度太低, 昼夜温差大, 温度忽高忽低, 或突然遇到寒冷而引起, 该病多发生于3-7 日龄, 病鸡食量骤减, 病鸡伸颈张口, 呼吸极度困难, 咳嗽, 打喷嚏, 眼肿胀流泪, 拉蛋清样稀便, 有的出现抽搐, 头颈后扭, 头颈震颤, 运动失调, 瘫痪等症状, 此病极其难治, 中后期死亡率高达30%以上。 对于该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掌握好育雏温度, 防止忽冷忽热, 并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治疗方法笔者认为中药抗病毒方剂最好使, 找有经验的中兽医配方采购, 用于治疗烈性疾病 (附配方一则, 大青叶, 薄荷, 连翘, 生地, 玄参, 陈皮, 半夏, 茯苓, 石韦, 瞿麦, 车前子, 白术, 泽泻, 桂枝, 甘草按鸡大小比例配制, 大锅熬煮, 过滤可用, 汤饮水, 药渣凉后粉碎拌料, 1 次/d, 连用3 d) , 可在6~12 h后见到显著治疗效果。

小鸡刚出蛋壳, 卵黄没有吸收好, 脐带受感染发炎, 这样的雏鸡用紫药水, 碘酒涂患处, 隔离处理。 由于饮水不足, 弱小挤压造成的瘫痪, 瞎眼等病弱雏鸡应极时剔除, 以保证育雏顺利进行。

过早使用大号饮水器或饮水器数量不足, 雏鸡饮水时掉进饮水器水槽或被其它雏鸡挤到水槽里溺死。 所以初期水槽要小些, 以后随日龄的增加逐渐换成大的水槽。

温度低, 雏鸡扎堆取暖挤压死亡;饲养员管理不精心, 放置饮水器或料桶时, 撤网上垫纸时意外挤压死亡;由于密度过大, 料槽饮水器数量少, 放置位置不当或惊吓导致鸡群相互挤压死亡。应根据鸡的品种, 大小, 数量, 强弱不同进行分群精心饲养, 掌握合理密度, 防止挤压死亡。

初生雏鸡对温度耐受的上限和下限非常接近, 为33~35℃。 所以管理差的鸡场热死鸡的情况并不少见, 要防止雏鸡被热死, 最好24 h值班, 确保温度均匀适宜。

由于水槽或料槽位置太高或太少, 不能保证大部分雏鸡采食和饮水, 体格弱小的雏鸡可能被饿死或渴死。要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的方法是育雏面积应与雏鸡数量相适应, 有足够的饮水器和料槽。

鸡是恒温动物, 在一定范围内的温度条件下能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在生产实践中, 由于低温而导致雏鸡死亡的比例很大, 造成低温的原因很多, 例如鸡舍保温性能差, 外界气温过低, 加温条件弱, 如停电, 停炉火等, 育雏室有穿堂风或贼风, 如低温时间过长, 就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 经过低温环境未死的雏鸡, 极易患各种疾病和传染病, 其结果对雏鸡危害极大。

养殖场要建立建全灭鼠奖励制度, 发挥员工的灭鼠的积极性, 实现全员灭鼠, 将养殖场的鼠害降到最低。 此外还有啄癖, 药害等人为的因素。

查看全部

育成歌诀

雏鸡育成并不难,概括注意5要点:

第一室温控制好,根据日龄保温暖。

雏鸡出壳三天内,三十二度不能减,

以后每周降二度,到了七周常温转。

第二合理喂饲料,开喂出壳第二天,

主食小米玉米面,煮熟蛋黄掺上点。

加温开水调合好,加点青菜营养全。

第三喂饮要合理,增设槽子水不断。

水中调点高锰酸钾药,防病促长保康健。

定时定量喂饲料,做到少给和勤添。

微量元素多维素,按照标准料中拌。

第四管理讲科学,及时分群莫迟延,

分出强弱剔病鸡,经常运动日光见。

鸡舍防潮保干燥,干细沙子定期垫,

严防鼠猫人来扰,随时观察保平安。

第五搞好鸡防疫,每天清扫勤换草,

有粪早除严消毒,滴鼻接种鸡疫免,

弱毒疫苗接种上,定期注射防霍乱,

按时给鸡种上痘,球虫白痢防感染。

查看全部

开食方法

开食不宜过早,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过晚开食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生长发育。雏鸡开食多在孵出后12小时~24小时,这段时间开食的死亡率最低。但一般不应超过36小时,过48小时开食,则明显消耗雏鸡体力,从而影响雏鸡的增重。第一周的饲料放在平盘或塑料蛋盘上,不要将饲料放在报纸或塑料纸上,既浪费饲料又不易于消毒,容易造成污染。稍加拌湿的饲料为最佳,并且拌一定比例的多维素和抗菌素,若有条件还可在雏鸡料中加一些大蒜汁,可预防雏鸡消化道疾病。饲料要现拌现用,采取勤添少喂的方法,尤其是夏天,一般情况下一天喂料4-6次。一周以后可改用饲料槽装料饲喂雏鸡。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雏鸡的饮水和采食情况,不能发生抢食和抢饮的情况,若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造成雏鸡相互挤压,出现踩伤和踩死的现象。另外一定要注意饲料盘和饮水器的清洁,刚开食的雏鸡常常是边吃料边排便,每次添食时都要清除食盘中的粪便;饮水器每次换水时清洗一下再加水,最好每天用消毒药水清洗一次。

查看全部

最佳季节

在自然条件下选择最佳的季节育雏鸡,不仅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率,而且对今后的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什么时候育雏鸡好呢?

一般以2~3月育雏为好,初夏、秋季次之,盛夏育雏效果最差。2~3月出壳的鸡又称早春鸡,具有较高的育种与经济价值。因为春季育雏气温好控制,自然光照与日俱增,只要加强饲养管理,雏鸡就能正常生长发育,疾病少,成活率高。早春鸡中雏阶段正赶上夏秋季节,户外活动时间长,可得到充分运动,因而体质强健。到8~9月,绝大多数鸡就能产蛋,即使到了冬天也大都能继续产蛋,直到第二年秋天才换羽,产蛋时间长达1年。同时,所产的蛋也较重,种蛋合格率高,孵出的雏鸡品质也好。而秋季育雏鸡气候条件虽好,但在雏鸡育成后期光照时间长,性成熟提前,成年时体重和蛋重较轻,产蛋持续时间短。

查看全部

挑选运输

无论是自己孵化的或购买来的雏鸡,为了保证所养鸡群的均匀和健康,都要进行个体选择。健壮雏鸡的特征:眼大而有神,腿干结实,绒毛干燥松软,活动能力强,腹部收缩良好、泄殖腔周围干净,喙、眼、腿、爪等不畸形,把雏鸡握在手中感觉柔软有弹性,温暖和挣扎有力。劣质雏鸡的特征:毛短、肚大、肚脐有黑痂(俗称“钉”,这是肚脐收缩不良的表现)等,这类雏鸡不好养。

从外地购雏鸡,要做好运输工作。可用木箱、纸箱或竹筐装鸡,木箱和纸箱最好垫些刨花或稻草,竹筐也要垫上稻草。天冷季节运输木箱或纸箱外加盖棉毯保温,但要注意通气,木箱或纸箱要开通气孔,通气孔要开在箱子的两侧和后方,防止运输途中雏鸡被风吹。多雨季节要备带雨具。箱内装放雏鸡只数不宜过多,最多一百只一箱,箱内装放雏鸡可分层分隔,以防互相挤压,每隔以装25-50只为宜。途中运输以越快越好,最好不超过24小时,夏季运输时最好是在晚上开车。如果运输量大,装车时车板上最好放上一木架,然后才装第一层箱子,以防底层雏被闷死。箱与箱之间要有一些间隙使空气流动。在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雏鸡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

查看全部

饲料浪费

一、改进食槽。防止饲料抛撒,按鸡龄大小提供结构合理的食槽,应设法不让鸡进槽内,同时也不让鸡把料弄出槽外。

二、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要根据雏鸡的饲养标准配制全价配合饲料。由于其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符合雏鸡的生理需要,雏鸡生长速度越快,采食量越小,饲料利用率越高。

三、改进饲喂方法。少喂勤添,加料量不超过食槽深度为1/3,适量限制给料量,以每天食槽不剩料为好。

四、保持鸡舍适宜的温度。鸡舍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最低不能低于15℃。

五、注意饲料保存。要防止饲料发霉变质,鼠害、雨淋和阳光直射。

查看全部

注意事项

因为雏鸡还很小,所以拿的时候要轻轻的拿,不能捏着翅膀。

雏鸡不能喝水,给雏鸡吃的菜叶里已经含有水分,再加之雏鸡胃肠道还没有发育好,不能多喝水,否则会拉稀致死。

要及时清理鸡舍粪便等脏污、污垢,注意通风,以防病菌。

鸡舍要保持密度低,防止鸡踩鸡现象。

查看全部

食物营养成分

动物界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