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苏门答腊犀牛

苏门答腊犀(学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是哺乳纲、犀科、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五种犀牛中体型最小的犀牛。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50-1100千克,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最大个体1100千克。四腿之后有两片褶皱的皮肤,颈部有一片较小的皱肤,皮肤较厚,平均厚16毫米。身披红棕色的长毛,毛有浓有稀,幼仔的毛较密。野外的毛较难观察因为它们身上通常覆盖着泥。耳中的毛较长,尾尖有一簇浓密的毛。

栖息于各种形态的环境中。在低地与高原都有出现,生活在雨林和沼泽中,接近水源的丘陵地带,尤其是灌木较浓的山坡地带。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它们是犀牛中最吵的。通常在黄昏和清晨出来觅食:以小嫩叶、树苗、水果、嫩芽和细枝为食,每天可吃掉50千克。雌性在6-7岁达到性成熟,雄性则要达到10岁以后。孕期为15-16个月,每胎仅产1仔。幼仔体重通常为40-60千克,在15个月后断奶,并在1-3岁时待在母亲身边。在野外生殖间歇期为4-5年。野外寿命大约为30-45年。分布于不丹的喜马拉雅山山麓以及整个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

基本信息

别名:

苏门犀(简称)…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目:

奇蹄目

亚目:

角型亚目

科:

犀科

亚科:

真犀亚科

属:

双角犀属

种:

苏门答腊犀

亚种:

亚种

保护级别:

极危 标准

中文学名:

苏门答腊犀

苏门答腊犀物种学史

犀牛的祖先貘犀属(Hyrachyus),最早出现于早始新世晚期,繁盛于中始新世早期,在中始新世晚期衰退、灭绝。虽然貘犀类存在的时间不长,可分布范围很广,在中始新世它们生活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在晚始新世时,欧洲和亚洲被图尔盖海峡(Turgai Strait)分隔。犀牛最早出现于早始新世,DNA的对比表明犀牛与马在5000万前“分家”。犀科在晚始新世的欧亚大陆出现,犀牛的共同祖先生存在中新世。苏门答腊犀是现存犀牛中最原始的一种,因为它保留了许多祖先的特征。

最早的双角犀属的化石记录出现在中新世早期,大约2300-1600万年前。基因研究表明双角犀在2590±190万年前就已与其他犀牛分歧。当今有三种对于苏门答腊犀与其他犀牛的亲缘关系的假说。一说苏门答腊犀与非洲的黑犀与白犀是近亲,因为它们都有两只角。其他的分类学者认为苏门答腊犀与印度犀和爪哇犀更接近,因为它们的分布区很接近。

近代研究则表明两种非洲犀牛,两种亚洲独脚犀和苏门答腊犀各自代表三种自2590万年前分裂的不同的世系,而哪一支先分歧仍不确定。一说苏门答腊犀和两种非洲犀、两种亚洲独角犀的亲缘关系一样远,二说和两种亚洲独角犀的亲缘关系更贴近一点点。

查看全部

苏门答腊犀形态特征

苏门答腊犀是五种犀牛中最小的一种。肩高大约130厘米,头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00-1100千克,大小相当于大个体家牛,而最大个体重1100千克,人工圈养最大可达1500千克。齿序为1 / 0、0 / 1、3 / 3、3 / 3。 苏门答腊犀鼻子上长有两只角,这一点与非洲的白犀和黑犀相似,而不同于亚洲的印度犀和爪哇犀。前角较大,通常为15-25厘米,不过最大的记录有81厘米,后角较小,通常是少于10厘米。角的颜色呈黑灰色或黑色,雄性的角大于雌性,额角比鼻角更显眼。两性没有区别。身材矮胖粗短,皮肤平均厚16毫米,厚而皮革质,导致其边缘起皱。腿和躯干之间环绕着身体有两个深层皮肤褶皱,被有短而硬的短毛和厚厚的褶皱。身体颜色通常为深灰色或棕色。口吻变圆且没有皱纹。

四腿之后有两片褶皱的皮肤,颈部有一片较小的皱肤。此处皮肤较薄,有2-3厘米厚。野外个体没有皮下脂肪。浑身长有红棕色的毛,为其他犀牛所不具备(有人据此推断,苏门答腊犀由史前的披毛犀牛进化而来),毛有浓有稀,幼仔的毛较密。野外的毛较难观察因为它们身上通常覆盖着泥。饲养个体的毛较粗农因为与草木的摩擦较少。耳中的毛较长,尾尖有一簇浓密的毛。与其他犀牛一样,苏门答腊犀的视力很差。虽然它们看似笨重,但它们可以轻松的翻山越岭。 [4-5]

查看全部

苏门答腊犀栖息环境

该物种可以生活在各种栖息地中。在低地与高原都有出现,生活在雨林和沼泽中。栖息于接近水源的丘陵地带,尤其是灌木较浓的山坡地带。主要见于保护区的原始茂密的森林,高山苔藓森林和靠近水床的丘陵地区,尤其是在干旱季节以方便寻找水源。森林和次生森林茂密的地区的边缘也吸引了这些动物,也出现在沿海沼泽和海洋沿岸地区。在雨季会迁徙到海拔较高的地区,在较寒冷的季节迁回山谷。


苏门答腊犀生活习性

苏门答腊犀是独居动物,雄性的生活范围可达50平方公里,雌性为10-15平方公里。进食地点和栖息地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公里。雌雄的地盘经常重叠。没有发现因争夺地盘而搏斗的行为。是一天空会有单独行动的物种。雄性和雌性都维持永久的畜饲范围,但是雄性比雌性有更大的保护领地。由于领地边界重叠,苏门答腊犀牛偶尔会碰到一起,但它们不会在一起呆较长的时间。在交配期,雄性和雌性会聚在一起形成短期纽带。它们会用挖泥土、排便或把树苗弯成独特的样式来划定自己的领地。

当雄性和雌性去盐湖峰(5-10公里)时,雄性会探索更大的距离,因此跋涉时间更长。分散似乎主要是由亚成年动物(4-7岁)引起的。在此期间,它们可能离家乡很远。成犀在使用其居住地方面非常传统,除非受到严重干扰,否则它们不会离开。

已知苏门答腊犀会有规律的季节性运动。当低地被洪水淹没时,它们会沿着山丘行进;当天气凉爽和相对干燥时,它会下降到低地;在夏天会返回高地,以避开昆虫,特别是马蝇的叮咬。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犀牛会变得好斗和敌对。苏门答腊犀会花很长一段时间泡泥浴。当泥坑变小时,它们会用角与脚去挖深。泥坑会被用上2-12周,然后被放弃。身上涂抹泥浆即可降温可以防止皮肤开裂和干燥。

该物种以其标记行为而闻名。它们留下的痕迹是粪便、尿液和土壤残渣。这些痕迹可作为通过犀牛的视觉和嗅觉信号。最常见的领地标记方法是通过后脚单独移动到地面中而产生的刮擦,导致一片裸露的土壤。沉积粪便或将粪便尿液被喷洒并溅到植物上。当与人类遭遇或受到干扰和威胁时,这些动物会喷洒大量尿液并多次排便。这种行为有助于在年幼的苏门答腊犀寻求掩护时暂时吸引入侵者的注意力。

该物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功夫,游泳能力很强。白天,经常在雨水塘或溪谷附近发活动。通常在黄昏和清晨出来觅食,白天待在泥池里休息,大部分在夜间出没。苏门答腊犀几乎不停的发声,最常见的三种声音包括“咦”,鲸歌声与尖哨声。“咦”是一种长约1秒的尖叫,是最常见的声音。它们也会发出与露脊鲸相似的声音,故名鲸歌声。尖哨声是三种声音中最响的。

草食性。以小嫩叶、树苗、树皮、水果、嫩芽和细枝为食,每天可吃掉50千克。进食时,苏门答腊犀以之字形移动,在摄入大量食物之前先对潜在的食物进行采样。幼树苗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它们会将幼树咬断,踩在脚上,然后吃掉。首选食物是野生芒果、竹子和无花果。它们也从食盐泉中获取矿物质,主要是钠和钙。

查看全部

苏门答腊犀分布范围

灭绝: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和越南。

可能灭绝:缅甸。

原产地: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苏门答腊犀分布图

苏门答腊犀分布图

查看全部

苏门答腊犀繁殖方式

交配之前会出现一段恋爱期,会增加声音交流,尾部提高,小便以及更多的肉体接触,包括雌雄体用口鼻部抚摸互相的头部与生殖器。习性与黑犀较相似。年轻的雄犀往往会对雌性施暴,导致雌性受伤甚至死亡。在野外雌性会逃离过渡粗暴的雄性,在饲养的笼圈中则不行,这种过激的行为导致饲养繁殖率较低。

发情期长约24小时,并会在21-25天后复发。辛辛纳提动物园的个体交配时间大约为30-50分钟,与其他犀牛相似,在马来西亚的苏门答腊犀保护中心的个体则较短暂。苏门答腊犀较长的交配时间与对其他犀牛的观察,表明其交配季节应该也比较长。

苏门答腊犀的大多幼仔出生于10月至来年的5月,这是降雨量最大的月份。妊娠期为12-16个月。 出生后的头几天,年轻的母犀会将小犀隐藏在能够舔盐附近的茂密植被中。2个月后,可以看到小犀和母犀一起游荡。新生犀出生时身高60厘米,体长90厘米,体重约25千克。它们的体毛很短,黑色,但后来会长的又长又蓬松。 在发育的早期阶段,幼犀可能会彼此交往,但最终它们会变得单独行动。 断奶发生在16-17个月。 生育间隔至少持续3-4年。 到7-8岁时,小犀已达到性成熟。

人工饲养的苏门答腊犀牛在2001年繁殖成功,之前的饲养繁殖都因各种原因而失败,研究发现苏门答腊犀的排卵靠交配的催生且有不稳定的孕酮数量,2001年的成功是因为孕酮的补给。野外寿命大约为30-45年,饲养环境中的记录是一头雌性的北方亚种的苏门答腊犀,活了32年8个月,在1900年死于伦敦动物园。

查看全部

苏门答腊犀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苏门答腊犀牛婆罗洲亚种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harrissoni

Groves, 1965

2

苏门答腊犀牛北方亚种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lasiotis

Buckland, 1872

3

苏门答腊犀牛指名亚种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sumatrensis

Fischer, 1814

查看全部

苏门答腊犀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苏门答腊犀估计总数量少于275头,尽管可能超过220头。直到1990年代初,这一数字持续迅速下降,估计每十年损失50%或更多(Foose and van Strien 1997)。在过去的十年中(截止2016年),由于受到更好的保护,大多数较大种群的种群数量减少已停止或减缓,但仍在少量残余种群中失去了动物。

苏门答腊犀指名亚种主要生活在苏门答腊岛,那里有170-230头个体。数量最多,仍然位于Bukit Barisan Selata,Way Kambas和Gunung Leuser国家公园(Foose等,1997)。 Gunung Leuser约有60-80头苏门答腊犀,Bukit Barisan Selatan约有60-80头苏门答腊犀,Way Kambas约有15-25头苏门答腊犀,在亚齐省保护区外也有一些苏门答腊犀的报道。在Kerinci-Seblat国家公园,也有一些小型的,无法繁殖生存的种群,包括不多于几头的个体。由于偷猎,数量正在减少,而在某些地区则急剧下降。在Bukit Barisan Selata和Way Kambas国家公园的盗猎活动已经停止。马来西亚半岛的种群很小,但是该物种可能在塔曼·内加拉国家公园和塔蒙·贝索尔/贝卢姆地区生存。

苏门答腊犀牛婆罗洲亚种中的少数几个个体中的大多数都生活在马来西亚沙巴的塔宾国家公园,还有一些也出现在Danum谷(也在沙巴)。沙巴州的总数量很可能约为50头。从2000-2002年进行的为期两年的调查显示,已知的有6头,疑似有10头,还有35头可能存在(Van Strien,2005)。

苏门答腊犀牛北方亚种的种群状况不甚掌握,极少数个体在缅甸的拉赛地区生存。

被圈养的动物超过20头,其中大多数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而在美国则有少数。

苏门答腊犀在东南亚的数量曾经很多,如今野外仅存200多头。虽然综合数量比爪哇犀要多,但苏门答腊犀灭绝的威胁更大。因为当地较严重的捕猎与栖息地的丧失,而且它们的种群相隔比较远。相反几乎所有的爪哇犀都生活在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半岛(Ujung Kulon)。另外苏门答腊犀的数量正在下降,而爪哇犀的数量则比较稳定。两种犀牛都被列为极危动物。偷猎与栖息地的丧失导致它们仅存于人类难以到达的地域。

苏门答腊犀曾经遍布于苏门答腊、婆罗洲、印度、印度支那和中国华南甚至中原地区(中国早期的记载并没有鉴别种类,所以并不确定是否苏门答腊犀和爪哇犀两种都有。从现有文物来看,如小臣艅犀尊 、战国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均为双角,似以苏门答腊犀为主)。如今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有零星分布。未证实的记载在各地都有,曾经有传言说缅甸有存活种群的证据,可惜该国的政治混乱阻止了进一步的调查,但如今被认为有种群幸存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曾经有,缅甸的偷猎猖獗状况也使几乎不可能有个体残存至今。

印尼的苏门答腊犀因人类的非法盗猎正濒临灭绝。在该物种的主要栖息地——印尼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内,这种犀牛的数量已由1990年的500头减少到50头。 在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的苏门答腊犀牛在14年间减少了90%,其主要原因是非法盗猎所致。这个自然公园绵延西苏门答腊、占碑、明古鲁和南苏门答腊四个省份,盗猎者主要来自明古鲁和西苏门答腊两省。

该物种的原始栖息地正在大面积的减少,由于森林砍伐和农田开垦,土地被大面积的破坏和占用。该物种还因犀牛角和身体其他部位可制造春药和药用产品受到过度捕猎。 此外,苏门答腊犀对所有形式的干扰都非常敏感,稍有侵犯就会受到影响而致使物种死伤。

该物种已经是最稀有和最受威胁的动物之一。 当前保护苏门答腊犀的努力包括保护其栖息地和制定禁止狩猎该物种的法律。印尼当局已决定把仅剩下的苏门答腊犀迁出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转移到南榜省较为安全的国家公园,以避免世界上这一濒危的犀牛物种被灭绝。明古鲁等省的地方官员要求当地居民不要再去国家公园滥捕滥杀这种个头不大、身上有毛的苏门答腊犀牛以及其他珍稀物种。

查看全部

奇蹄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